“心系天下”的太子李玙,却最终没能拯救大唐

2019-07-21     倬见

作者:倬琰

差点被姑奶奶太平公主害死,幸好得到上天的眷顾;李林甫视他如眼中钉,陷害了太子妃又差点搞垮他;心系天下想要拯救大唐,却得到了父亲留下的烂摊子;五年想要成为明君,最终的结局却是被太监吓死。


┃为何说他有志却又无奈

李玙,大家更了解他后来的名字——李亨,生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是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即位后他便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

近期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里那个在幕后想要扳倒权臣的太子,有理想有野心,有志气但也有无奈。年轻时候的李亨,的确是想要做一个这样的大唐继承人。

李亨从出生就充满了波折,当年其母杨良媛怀他时,唐玄宗还是太子。当时,年轻有为的玄宗被同样野心勃勃的姑姑太平公主所记恨,太平公主欣羡母亲武则天的成就,想要做下一个武则天。

虽然不知什么原因,尽管当时玄宗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但太平公主唯独对李亨这个第三子心存不满。这导致玄宗差点让杨良媛打掉李亨,可能是上天想要拯救这个无辜的生命,便在玄宗配置堕胎药的时候,让玄宗梦到天神告诫他不要这么做。同时,在玄宗的心腹、后来的名相张说的劝谏下,李亨才得以保住性命。

之后李亨的人生就乏善可陈了,由于一开始轮不到他当太子,因而也就生活平静。但当太子李瑛被李林甫和武惠妃陷害致死后,作为玄宗剩下儿子中最大的李亨,便成为了新太子。

做了太子的李亨就“不得不”成了李林甫的眼中钉,为了搞垮他,李林甫构陷李亨妻子的哥哥、李亨的心腹韦坚。韦太子妃和韦氏一族都受到了迫害,这是李亨想要铲除奸佞、修正朝堂的心思之始。

安史之乱开始,李亨被玄宗带着一起往蜀地奔逃,在马嵬坡李亨选择了留下,在李泌等人的帮助下,于当年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即皇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

由于安禄山急着称帝建立燕国,还悉数把在两京掠夺的财物运回范阳老巢,使得原本占据优势的燕军与唐军的实力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变化。

因而在至德二年,也就是李亨继位的第二年,唐军有了反攻的机会。但同时,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李亨的面前,究竟向哪里进攻才好。

这时候,李亨最贴心的李泌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使子仪(郭子仪)毋取华,……其精卒劲骑,不逾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抚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也就是迂回攻击安禄山的老巢范阳,然后夺下长安、洛阳。

这是一个很对的想法,但却因为至德二年的形势变化而变得迷离。至德二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没有威信的安庆绪让燕军的实力大损,这让李亨看到了直取长安、洛阳的希望。

因为此,李泌的稳妥方案被搁置,这也不能怪李亨反复无常。面对这样天载难逢的机会,李亨没有时间践行那个更稳妥、成功几率更大的计划了。

李亨立马令广平王李俶、大将郭子仪为天下兵马正副元帅,率唐军主力进攻长安,但在叛军安守忠、李归仁部打击下受挫。在得到唐王朝“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的承诺后,李俶、郭子仪在回纥的帮助下再次反攻长安。唐军一鼓作气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带领残兵迅速败逃河北,唐朝取得了平叛战争的阶段性胜利。

平定安史之乱路线图

一切看起来都应该向着成功的方向发展,但却史思明的投降而发生了变化。多疑的李亨面对投降的史思明却始终无法相信,甚至决定除掉他,这让史思明大为恼火。

史思明一怒之下杀掉了劝自己投降的乌承恩、耿仁智再次叛乱。加之唐肃宗担心将领功高震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对李光弼等前线大将多方掣肘,导致史思明击败了六十万唐军,顺势杀掉了安庆绪并收拢了安氏的部队,又一次攻占洛阳。

壮志未酬的李亨,在宝应元年四月十八日去世,年仅五十一岁,安史之乱终究没有在他手上结束,虽然这个希望曾经非常地大。

虽然没法说李亨是否会后悔没有听从李泌的建议,尽管收复了长安,但唐朝付出的代价却与收获不成正比。而更加虚弱的唐朝,不得不进一步给予节度使们权力,唐朝末年的进一步藩镇割据也是这个时候开始。


┃宠信宦官最终被其吓死

李亨只做了五年多不到六年的皇帝就死了,安史之乱也没有能在他的任内彻底结束,没有最终平叛算得上李亨人生最大的失败,但真正让李亨窝囊的,是他竟然是被太监、还是自己最宠信的太监“吓死”的。

这个吓死了李亨的太监,叫做李辅国。他原本是一个主管宫廷马匹簿籍的小官,但因为服侍李亨特别地好,渐渐成了李亨的心腹,李亨很是信任他,不仅封官,还把军政大事交给他办。

李辅国开始权倾朝野,不管是谁想见肃宗都必须经过李辅国的安排,而肃宗的诏书也要李辅国书名才行。由于没有人敢提出意见,当时的宰相李揆甚至称李辅国为“五父”。

耿直的大臣向李亨提出自己的意见,却被李辅国直到,李辅国利用谗言,居然让李亨把举报者赶出了京城。李辅国更加无法无天,甚至想做唐朝第一位太监宰相。

李亨(影视形象)

公元761年,李亨病倒,几个月都不能上朝,张皇后告诉太子:“李辅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

由于太子胆小,觉得如果先斩后奏害怕李亨怪罪,因而张皇后自己召越王李系挑选200多个强健的太监准备动手。但是不巧里面有奸细,让李辅国知道了这件事。

李辅国假传圣旨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去探望李亨,然后又把太子劫持监视起来,接着又假传太子令,将李系等人也全都抓住。

张皇后知道后,逃到了肃宗的寝宫哀求肃宗救命,肃宗受到了惊吓,说不上话。李辅国径自进入李亨的寝宫将张皇后拖出,李亨因为受到了太大的惊吓,最终死于寝宫。

堂堂的大唐皇帝,最终却死在了太监“只手”,可悲可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9kuOGwB8g2yegNDA9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