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整垮胡雪岩成清末首富,儿子败光家业,临终前身无分文

2020-08-27     我说今史

原标题:父亲整垮胡雪岩成清末首富,儿子败光家业,临终前身无分文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作为晚清的中国首富,白手起家的胡雪岩有太多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树大招风,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也难逃败亡的命运。作为一个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然而有些事情他也身不由己。众所周知,胡雪岩最硬的后台是左宗棠,作为收复新疆的不世之功臣,左宗棠曾说:“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当初左宗棠全力主张“塞防”,与李鸿章的“海防”意见相左,因此未得清廷足够的粮饷。

面对此等困境,胡雪岩向外国银行贷款,全力为左宗棠筹措到了足够的军饷。也正因如此,左宗棠才能再无后顾之忧,胡雪岩也由此走上了人生巅峰。当时李鸿章筹备北洋水师,也希望胡雪岩能够为自己效力。对于这位封疆大吏的意向,胡雪岩本不该拒绝,可是左宗棠与李鸿章素来不和,左宗棠又怎会同意自己的幕僚去给李鸿章当差?胡雪岩败亡的伏笔就这样埋下了。1882年,胡雪岩投资2000万两白银开办蚕丝厂,试图将外国的同类企业赶出中国,由此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场贸易战。

随着事态的发展,胡雪岩渐渐地落到了下风。为了控制损失,胡雪岩试图再次寻求外国银行的帮助,但他不知道的是盛宣怀已经把他安排得明明白白了。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幕僚,任务就是整垮胡雪岩。他先是用李鸿章的名义向各国银行施压,让胡雪岩一分钱都贷不到。走投无路的胡雪岩只得变卖其他产业,而这些产业又被盛宣怀收入囊中。等到胡雪岩资产蒸发过半之后,盛宣怀又给了胡雪岩最后一击。而此时左宗棠正在前线督战,根本无暇顾及胡雪岩。于是盛宣怀踩着胡雪岩的“尸体”,登上了清末中国首富的宝座。

盛宣怀与胡雪岩之中,没有单纯的好人和坏人,只是利益不同的对手而已。作为清末首富,盛宣怀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比如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业、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第一个红十字会、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等,都出自他手。但就是这么一位问鼎首富宝座的风云人物,却也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一直没有儿子。盛宣怀一生有3位夫人,原配董氏诞下了3儿3女,但巧合的是夭折的3个孩子全都是儿子。第二位夫人刁氏只生了一个女儿。第三位夫人庄氏生2儿1女,也夭折了一个儿子。

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成了盛宣怀的命根子。当时他已经48岁,是名副其实的老来得子。对于这个儿子,盛宣怀给了他全部的父爱,甚至连名字都是特地请慈禧太后给起的“恩颐”。如果说普通的富二代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盛恩颐就是攥着金山投胎的。为了让他接受更好地教育,老父亲盛宣怀花重金将他送到了西方去留学,什么英国的伦敦大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盛恩颐都上了个遍。他一回国,老父亲就让他当了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总经理并兼任津浦铁路局局长。

盛恩颐的起点是许多人遥不可及的终点,可是他却并不懂得何为“珍惜”。从小锦衣玉食的他只知道挥霍,哪里会懂得创业守成的不易。1916年盛宣怀去世之后,年仅24岁的盛恩颐便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偌大家业。根据他友人的回忆:

盛老四白天睡大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起床。起床后一看有事要用钱,而家里的现钱又不够,怎么办呢?去银行吧,街上的银行已打烊了,那么就只好拿出盛家的老办法,反正家里有的是古董玩意儿,随便拿一件到当铺里去当掉,换出钱来,到第二天天亮银行开门,再派人去取钱,到当铺把古董赎出来。

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盛恩颐又进口了第一辆奔驰车,并配备了“4444”的银制车牌。每次出门,人们只要看见这个车牌,就知道是他盛老四出来浪了。没了老爹管束的盛恩颐,经常“躲在烟榻上,一边抽大烟一边批文件。”而他最“传奇”的败家行为,当属一次赌局。仅仅用了不到一夜的时间,盛家在上海滩北京路黄河路一带的100多间铺面,就让他输了个精光。盛恩颐并没有一技之长,如果说有,那就是败家。30年不到的时间,盛恩颐已经将盛家的家产败了个精光。

所谓“富不过三代”,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伪命题。许多富人之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财富流传了远不止三代。而到了盛恩颐这里,却连两代都没有富过。1958年,盛恩颐在公园门口偶遇了李鸿章之孙李厚甫,可是二人凑一起居然都买不起一张门票。同年,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盛老四孤独地在一个门房里悄悄地死去,连一分钱都没有带走,也没有一分钱可以给他带走。

更多精彩,尽在历史百晓堂!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8kAL3QBURTf-Dn5WU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