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打败元朝的蒙古人后建立了明朝,但是他的性格也随着他的位置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多疑。总是觉得有人要篡位,总是觉得天下人都瞧不起他这个和尚出生,农民兵起家的皇帝,于是便开始了明初的血雨腥风。著名的洪武四大案便由此爆发。
首先要说的就是空印案,因为每年布政司下属的各级地方都要派人到户部来核对钱粮还有军需事宜,所有事务都必须和户部审核完全相符后方可过审,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就要重新"盖章"。
可在那个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回去盖个印再回来,过年就要在京师过了,于是便携带盖好印的空白书册,就因为这件小事,被朱元璋知道后大为震怒,严惩所有空印官员,屠杀数百名官员,其中不乏好多陪他打下江山的功臣。
然后是胡惟庸案,李善长和宰相胡惟庸联手,一起排除异己,安插羽翼。并且毒杀名臣刘伯温,在一次又一次挑战朱元璋底线后,朱元璋以谋反罪诛其九族,并且捉拿其党羽,并杀了几十家开国权贵。并且废除宰相制度,取消中书省,让六部管理全国事务。
郭桓案则是关于惩治贪官污吏的大案子,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怀疑有人贪污,于是严查全国财政税务。后查明,赵德全和户部侍郎郭恒利用职权私吞了江几府的税务外还瓜分了浙东的秋粮,并巧立名目,私自设立了水脚税,库子税、口食税、神佛税等一大堆苛捐杂税来压榨百姓。
朱元璋穷苦人家出身,对这种贪官污吏恨得咬牙切齿。于是下令刑部严厉查处,最后发现整个案件贪污数额巨大,高达两千四百万两。于是大开杀戒,全国上下官员商人杀了两万人。此案虽然一整官员风气,但也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那些为了填补国库的商人也被当成同伙杀掉了。为了平定天下民心也杀掉了案子的主判官吴庸。
最后一个一个是蓝玉案,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军,建国后率十五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大败蒙古军队。可是归国后却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提升将校,自我决断,甚至于不听皇帝的命令。
在民间,蓝玉霸占天地,自己贩卖家奴,作恶十里八乡。走私海盐、货物也不上奏上奏。又因为奏请多没有被采纳,对指导员早已经意见满满。终于朱元璋耗尽了自己所有的耐心,决定对蓝玉痛下杀手。
洪武二十一年,有人向朱元璋举报蓝玉造反,朱元璋将他立即抓捕并且夷其三族。蓝玉的党羽同伙也惨遭捕杀,当时因为这个案子被杀的人有将近两万人,其中不乏有高官功臣、开国名臣。一共有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还有两个伯爵。在蓝玉案之后,朱元璋将军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天下将领,没有一个敢和朱元璋意见相左。
因为朱元璋出生农家,还当过和尚。所以对一些如"光"、"秃"、"僧"等字眼非常敏感。据说在修家谱的时候准备拿朱熹当祖宗,但是朱圣人出生在宋朝,和朱元璋的明朝离得太近了,于是这件事后来就没有被提过了。
洪武四大案的更深处是朱元璋对自己的不自信,可能别人根本没有看不起他,反而因为他从底层爬上了皇位而敬佩他,但是他自己却因为不自信,猜疑别人而杀了自己身边的忠臣。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写了一个"贺表",里面的一句话让朱元璋大怒:"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却解释说"生"暗指"僧","光"则是秃,"则"与"贼"谐音,意思是说他当过和尚和贼,朱元璋误会徐一这是在嘲讽自己,可怜的徐一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丢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