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拥有和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世界六大奇塔的神寺

2019-10-11   忆乡忆客之山西

大家好,这里是忆乡忆客,我是小忆,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永济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是我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点,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普救寺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这里成功的举办了“世界情侣月”活动。

普救寺的来历也是充满了传说色彩:传说在五代时期河东节度使发动叛乱,后汉高祖刘知远派郭威前去讨伐,打到普州一年时间,百姓门日子过的都很痛苦。郭威就向寺庙里面的森人们问有什么办法没有。僧人说“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下折箭为誓,第二天就打破了城门,满城的百姓得救了,从此以后寺庙就改名字位普救寺。

普救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重庆潼南区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这个国庆节,不用出国就可以享受到与国外同等的旅游待遇。

普救寺莺莺塔高40米,是一座内方外方空筒密檐式的十三层四面锥型砖塔,迄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此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其特殊的结构,精湛的工艺,具有奇特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而著称于世。

相传唐代,佛教大兴,河中府要在普救寺和中条山脚下的万固寺各建一座佛塔,因选不到适合的能工巧匠,迟迟没有动工。一天,从外地来了师徒二人,说是修塔的事情交给他们吧。两寺方丈听说来了两个高徒,便邀请他们一起商量建塔的事情。

开工的时候,两寺主持当着师徒面说:“师徒各建一塔,要求塔身十三级一样高,青砖砌成一样料,施工期限一年整,明年此时见分晓。”当下徒弟选建万固寺塔,师父则建普救寺塔。话说完以后,师傅和徒弟就各司其职去了。

话说这徒弟心高意大,自恃聪明,心想这可是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便挖空心思,巧立名堂,把功夫全用在塔外型的精雕细刻上,妄图以此胜过师父。岁往月来,到了收货的时候了,两塔同十竣工。验收那天众僧身披袈裟,顶礼膜拜,香客如流,争相观瞻。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大家经过比较,都说万固寺塔八面玲珑,磨砖对缝,密檐楼阁,精雕细刻,齐声夸赞徒弟比师父艺高一筹。有诗为证:“佛塔倚中条,峻峭耸云霄,芙蓉连斗极,徒艺比师高。”徒弟听了十分得意。

就在这时候,师傅站出来当众说到:“我建的塔是座宝塔,塔下压着一对宝贝——‘金蛤蟆’,击地即有叫声。”众人当场一试,果真如此,人人称奇,个个喝彩。亦有诗为证:“古寺紫气开,塔高望眼宽,师父造诣深,当年活鲁班。”顿时,徒弟羞红了脸,跪在师父面前请教。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一座建筑,外形上的华丽美观固然重要,而内部结构更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要牢牢记住‘谦受益,满招损’这个做人的哲理!”

当然这是一个传说,要说这宝塔的为什么的会有声音,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到了现在“蟾声”虽然被我国的科学家的解密出来了,但它依然吸引着我们许多的游客前去俯首击石,聆听哇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国庆节到了,你有没有去旅游呢,去的话这里绝对可以在你的日程边上占据一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