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最后几天,昊华能源选择自曝家丑式“爆雷”,承认虚增利润14亿元。这将公司置于舆论漩涡的同时,也让已经发行的40亿元债券前景成疑。
2011年启动的收购,8年后才发现其中有诈,这个事情是不是有点夸张?
在2019年的最后几天,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华能源”,601101.SH)自己玩的这把“变脸”把戏,让人防不胜防。
01
埋雷8年,一朝自爆
12月27日,昊华能源发布公告称,经自查发现公司子公司京东方能源实际拥有巴彦淖井田4.5 亿吨配置资源量,并非2015年收购时所披露的9.6亿吨配置资源量。这构成了重大会计差错,导致自2015年起合并口径资产虚增约28亿元,归母净利润虚增约14亿元。
在年底自曝家丑,昊华能源的这波操作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小债了解到,此次“爆雷”的京东方能源当初并购时共分两笔进行,其中第一笔早在2011年10月就已完成,距今达8年之久。2015年发生的并购为第二笔交易。
据昊华能源公告称,公司自查发现在2015年收购北工投持有的京东方能源30%股权时,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在收购30%股权公告中,披露配置给京东方能源位于巴彦淖井田的煤炭资源量为9.6亿吨,与京东方能源实际拥有4.5亿吨资源量不一致,2015年收购30%公告中资源量披露错误。
二是2015年收购京东方能源30%股权后,公司取得京东方能源控制权,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时,按照9.6亿吨的资源价值进行了账务处理,因多计5.1亿吨资源量,导致公司资产和权益虚增。
因为上述错误,导致昊华能源以9.6亿吨煤炭资源配置量进行了相应的财务核算,使公司自2015年起合并口径资产虚增约28亿元、2015年当年归母净利润虚增约14亿元。
昊华能源表示,公司将根据调查进展和证据收集情况,启动相关维权程序,向有关责任方追索损失,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然而,投资者似乎已经等不及了,目前已有人对公司启动了索赔程序。
02
两年白干,评级咋办?
8年前就开始启动的并购,如今才发现进“坑”。如此财务水平,据小债了解,已遭到投资者公开质疑。而这样的状况,对公司已经发行的债券意味着什么呢?
据企业预警通显示,截止最新,昊华能源债券存量3只,规模为40亿元。其中,余额为10亿元的超短期债券“19京昊华SCP001”将于明年7月21日到期。
公开信息显示,昊华能源成立于2002年,控股股东为京煤集团,主营业务为煤炭生产与销售、甲醇的生产与销售及铁路专用线运输。“京局洁”牌煤炭是其主打品牌。
从业绩上看,昊华能源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为42.21亿元,同比下滑3.07%;归属净利润为6.02亿元,同比下滑33.87%。如果再往前看,2018年,其归属净利润为7.21亿元。
不难看出,上文中涉及的虚增利润14亿元,相当于昊华能源最近两年白干了。
据小债了解,昊华能源于2019年4月底变更了信用评级机构,由原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变更为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评级”)。
在联合评级随后给出的信用等级公告中,昊华能源长期信用等级为AA+,“14昊华01”、“14昊华02”的债券信用等级也是AA+。
在联合评级的评级公告中,此次“爆雷”的巴彦淖项目被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同时公告还指出,巴彦淖项目剩余投资规模较大,“未来仍将面临一定的资本支出压力。”
公开信息显示,巴彦淖项目总投资为56亿元,截至2019年3月底累计投资9945万元。
如今,巴彦淖项目猝然“爆雷”,是否会影响到昊华能源的信用评级,甚至对其债券发行、兑付等形成冲击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