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印度疫情形势走向不单单因为该国落后的医疗条件而备受全世界的重点关注,还因为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具备了成为全球第一大疫情国的潜质。让人担忧的是印度疫情还在持续发酵之际,蝗灾影响下该国粮食危机也恐将随之爆发。
据印度媒体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2日一个绵延数百平方公里大的蝗虫群,突然袭击了印度 北方邦首府勒克瑙的部分地区。印度媒体称蝗虫群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天空都因此变暗了,并且蝗虫群破坏能力惊人所过之处农作物全部被吃,致使北方邦遭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农业和经济损失。
据了解,这场蝗灾由年初蝗虫群过境留下的虫卵孵化而来的,可以简单理解为第二波蝗灾。不过与第一波蝗灾相比的是这波蝗灾规模更大,大的程度让印度媒体在报道中都将原先“23年不遇”的关键词改为了“70年不遇”,可想而知这场危机后果相当严重。
其实早在上个月末第二波蝗灾就已经在印度爆发,当时蝗虫群抵达了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不得已情况下新德里政府还宣布首都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然而发展至今第二波蝗灾丝毫没有要结束的迹象,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潜在的粮食危机。
更加危险的是蝗虫大军啃食北方邦农作物加剧粮食危机的同时,新冠病毒也凑巧这个时候横插了一脚。随着新冠疫情形势持续恶化,当地时间13日北方邦宣布对全邦实行更为严格的居家隔离禁令,以遏制新冠疫情在本邦内蔓延的速度。
这意味着当地农民将无法出门驱赶正在啃食农作物的蝗虫,直白点说等同于当地政府迫使本邦农民放弃了辛苦大半年种植的农作物,可以想象这种无奈做法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的粮食危机和当地的社会矛盾。
除了蝗灾、疫情和潜在的粮食危机,与此同时印度还遭受着洪水灾害。根据相关的报道来看截止到13日, 阿萨姆邦洪水已经蔓延到了全邦24个区,超过2000多个村庄和82546公顷农田被完全淹没,直接受影响人数也达到了近130万。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当局仍没有把重心放在救济灾民和抗击疫情上,不断与邻国搞摩擦试图转移国内趋于激化的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在印度当局的心目中,人命关天的大事还不如其塑造强硬国际形象来得重要,不得不叫人感到悲叹。
实际上,印度当局把塑造强硬的国际形象放在第一位完全是在意料之内,这与其几十年来一直追逐的世界大国梦不无关系,不过就目前印度那些对邻居示强行为来看,这个国家成为世界性大国还有很远的距离,毕竟大国往往看重的都是一个国家所展现出来的综合性实力和影响力,目前的印度无论哪一方面都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