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是世界保胃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癌排名全球癌症死亡第3及发生率第4,每年有77万名胃癌归因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医生提醒,上腹闷痛逾1个月,就可能是胃癌及消化性溃疡的征兆,建议进一步接受幽门螺旋杆菌筛检。
8成胃癌原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俗话说:病从口入,正是造成胃癌的主因。医学界已证实,高达8成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原因,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引起。
幽门螺旋杆菌为经口传染方式,包括:不干净的饮水、食物,或是以口喂食,也可能发生家庭集体感染,增加患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风险。不过,只要筛检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及早接受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治疗,高达99.9%以上的患者可完全清除。
不少人担心接受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治疗,可能造成肠道菌相失衡,影响身体健康。最新研究证实,接受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治疗后,人体肠道菌相仅短暂失衡,约2个月至1年后逐渐恢复,而肠道菌抗药性也会在治疗后2个月恢复。另外,胰岛素抗性在除菌治疗后,也会显著下降,并不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
5大胃癌高危人群
高达8成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其余原因为不良的饮食及生活状态,包括:抽烟、高盐饮食、腌制食物、泡菜、肥胖等。
5大胃癌高危人群,应主动接受幽门螺旋杆菌筛检:
胃癌家族史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前期病变:萎缩性胃炎、小肠化生。
上腹部不舒服:腹闷、腹痛、恶心呕吐等逾1个月。
若是发生萎缩性胃炎、小肠化生等胃癌前期病变,会增加患胃癌6~10倍的风险,经过长达15~30年恐变成胃癌,而及早接受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治疗,可有效预防进展成为胃癌,大约降低7~8成的患癌机率。
4招保胃方法
不要轻视胃病的征兆,若有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萎缩性胃炎、小肠化生,应接受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治疗,并每年接受1次胃镜检查追踪。
4招保胃方法:
避免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药:遵医嘱使用。
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吃麻辣锅。
避免生饮生食:旅行前可打疫苗。
预防病毒性肠胃炎: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