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重者,总是乐于尝试各种可能的减肥方法,这几年‘间歇性断食’讨论热烈,强调只要调整进食时间,不用节食挨饿就能减重,甚至有研究提到间歇性断食能帮助降血压、减重和延长寿命。实际上,间歇性断食不是人人适用,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效。
间歇性断食原理是什么?断食期间饿了怎么办?
减肥方式N多种,间歇性断食近年在网上讨论度相当热门,它的方式就是调整进食的时间,例如‘16:8断食法’就是其中一种,它是将三餐集中在8小时内吃完,晚餐提前到下午4点,之后长达16小时保持禁食状态。
而国外《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在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的报告显示,间歇性断食可以降低血压、有助减重和延长寿命。为什么间歇性断食有这样的效果?间歇性断食的原理与生酮饮食有点像,是借由热量控制来达到减重的目的,而停止进食后,体内酮体会增加,而人体需借由尿液将酮体排出,会使身体脱水,因而发生减重、降血压的现象。若在断食期间饿了,则只能喝水、无糖饮料或黑咖啡。
间歇性断食降血压、抗老化 3种人不能执行
间歇性断食目前在人体实验上有减重效果,而动物实验显示有降血压、抗老化、提升免疫力的好处,这样的断食方式不是人人都适合,也因为人群的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效果。
有慢性病患者都不能执行间歇性断食,例如:糖尿病患者会有血糖过低的危险,一旦低血糖恐引发心肌梗塞或中风;而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降太低,除了会头晕之外,也有中风、心肌梗塞的风险;肾脏病人则会无法维持电解质平衡,脱水太多会发生危险甚至猝死。
不断食健康瘦!减重的6个小原则
虽然间歇性断食有一些研究支持它的好处,但仍不建议用这种方式来减重,一般人若想要健康瘦下来,其实可以掌握几个简单小原则:
1.三餐吃七分饱就好。
2.定时定量用餐,不一定要限制在6~8小时吃完三餐,吃饭时间分散开来,血糖值比较不会大起大落。
3.规则运动:脂肪过多者,可以多做重力训练。
4.均衡饮食,蔬果都要吃。
5.细嚼慢咽:吃饭不要吃太快,会容易吃下更多分量。
6.睡前2~3小时不要再进食,原则上晚上9点过后不要吃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