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看似病毒性脑炎,实际却是……

供稿: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

郑巧娟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现任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福建省中西医学会睡眠分会青年委员,曾于上海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及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从事神经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规培带教,多次在全国及省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专业特长:

擅长脑出血、脑梗塞、脑膜炎/脑炎、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睡眠障碍等治疗。熟练掌握头痛和头晕的诊治、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亚健康人群筛查、卒中预防。

(一)它看似病毒性脑炎,实际却是……

今年8月,24岁的女孩小真(化名)突发感冒,并伴有头痛症状,出现打人、骂人、胡言乱语、咬人等异常行为,人显得烦躁而易怒。小真的家人吓坏了,赶紧送她到当地医院就诊。

诊室内,小真时而大吵大闹,时而表现得精神萎靡不振。查头颅MRI示:双侧颞顶叶异常信号;双侧基底节及右侧岛叶区多发腔梗,右侧岛叶区病灶为新发腔梗;脑萎缩。综合其症状,医生初步考虑为病毒性脑炎,为小真进行抗病毒治疗,然而患者情况一直不见好转。

为求进一步治疗,小真一家来到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我院神经内科医生为她查体时注意到,女孩身材矮小,身高不足150cm,虽然已经成年,但看起来表情幼稚。据家属描述,小真自幼智力水平低下,听力一直不太好,平时稍干些家务活便会觉得劳累。“她洗一两件衣服就要休息一会儿,时不时地还犯困。”小真母亲说,曾经也带她到医院做过检查,但没有发现问题。

结合小真的发病表现及个头矮小、脸盘幼稚、疲劳不耐受等特征,由我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吴钢教授领衔的团队认真查阅资料,充分讨论,怀疑小真患的并非病毒性脑炎,而是全身系统的代谢性疾病——线粒体脑肌病。

巧大夫科普时间

线粒体,也可以称它为“细胞内的小太阳”,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器,也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是一种半自主调控的细胞器。除了为细胞供能,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



线粒体形态

线粒体脑肌病,是指氧化呼吸链代谢障碍,引起氧化磷酸酶代谢异常,进而导致的一种多系统遗传代谢性疾病。它的特点是发病年龄比较轻、多系统、多部位受累,主要临床表现为疲劳不耐受。线粒体脑肌病需要通过基因检查以确诊。

最终,经过基因测序,发现了突变位点,小真被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我院神经内科医生为其进行调控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力气也较原来有所提升。

据了解,2018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线粒体脑肌病被收录其中。而像线粒体脑肌病这类罕见病,目前没有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