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结构开始疏松,骨骼的脆性增大,即便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也容易发生骨折,甚至是打个喷嚏都可能引起骨折。因此,在人均寿命增长的时代,骨科高龄患者越来越多,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尤其多见。
那么,老年骨折到底该不该手术呢?我们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
87岁的郑婆婆,前不久不慎在家摔倒,导致了右髋部疼痛,不能站起来,更无法走路。摔倒后家人拨打120急诊将她送入了重庆市某知名医院,X线检查后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
这可急坏了她的家属们,手术治疗?这么大年龄,身体又不好能做吗,做了手术能恢复吗?
据了解,郑婆婆1年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及心衰多种基础疾病。郑婆婆一家都特别担心,想做手术,又怕年龄大了,手术中发生意外或者术后恢复差。他们多方打听、询问,最后经朋友推荐,最终决定将郑婆婆转入重庆三博长安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
接诊患者后,在重庆三博长安医院王忠平副院长的带领下,骨科医护团队协同心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生们,针对郑婆婆的病情及基础状况,反复多次的进行了病情及治疗方案讨论,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为患者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在家属和患者积极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郑婆婆就在医护人员的指导陪同下,进行了床边坐立及站立练习,当日下午便能扶助行器独立行走。
几天后,家属就接着婆婆高兴的出院回家了。临走时,家属和婆婆多次对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像郑婆婆这样高龄骨折患者,在我院重新站起来的例子,今年已有百余例,因此患者骨折能不能手术其决定因素并不是年龄,而是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包括心肺功能,是否有糖尿病,周围动脉疾病,肝肾脏疾病,癫痫,长期用药情况以及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才是决定能否手术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容易骨折,但其实骨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卧床不起后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如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一旦发生,严重者都是可致命的。尤其是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的髋部骨折,所以在符合手术条件的前提下,老年骨折应优先选择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有哪些差距呢?
保守治疗有哪些缺点?
保守治疗,一般是指卧床、牵引固定,等待骨折自己愈合。看似费用低,安全性高、不用开刀出血,实则是缺点多多。具体如下:
01
护理难度大,长期卧床、需要牵引,不能下床;大小便也在床上,每次翻身或者挪动身体都会引起骨折部位的剧烈疼痛,让患者不愿配合;
02
卧床时间长,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般髋部骨折床边牵引制动1-2个月,甚至更长;
03
并发症多,长期卧床压迫骨隆突处(如腰背部、骶尾部、足跟部等)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发生压疮;长期会导致肌肉萎缩;肺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严重者则危机生命;
04
治疗效果差,除少数位置特殊及患者积极配合的轻度骨折外,多数患者易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严重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老年髋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达50%左右。因此,保守治疗只适合术前评估被认定多种严重疾病,身体极度衰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优点有哪些?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过去认为要保守治疗的疾病,现在都有了很好的手术解决方案,同样手术已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
据官方数据统计,手术患者的死亡率远低于保守治疗,肢体功能的恢复也更好。大部分患者一周内均能下床活动,从而避免了保守治疗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患者也很快能恢复正常生活。
重庆三博长安医院骨科是重庆市江北区创伤急救联盟救治中心及重庆市骨科专科联盟单位。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实力雄厚。今年1月份至今,已完成高龄患者各类手术100余例。多学科的团队协作,更加综合、全面的为患者缩短疗程,促进康复,为骨折患者,特别是高龄骨科患者加速恢复,重新站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如获新生。
供稿:重庆三博长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