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三多纹指的是什么?浅析明清两代三多纹所具备的特点

2019-07-12   文藏

三多纹又叫三果纹,三果分别是佛手、桃、石榴。在古代这三果分别代表着福、寿、子,三多纹的寓意就是多福、多寿、多子,体现了古人的一种美好期盼。三多纹是明清瓷器上的常用纹饰,然而各个时期的特点却也有所不同。

明宣德 青花三果纹高足杯

明代三多纹的特点:

明代三多纹对瓷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宣德年间,这一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釉里红在 “三多纹”纹饰的使用。三果纹饰被施以铜红釉的色彩,与白釉底色相互映衬,根本不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及修饰,就能展现出别样的美感。

明宣德 釉里红三果纹高足杯

宣德时期的三果纹除了对釉里红的使用,一些青花瓷器也能看到三果纹的装饰,以白釉为底,三果纹施以蓝釉,蓝白相间,带来美好的视觉盛宴。除了青花和釉里红,明代瓷器上的一大进步是出现了斗彩,明代匠人也将斗彩工艺应用到三多纹上,果实及花叶各种色泽相互对应,加上匠人的细腻勾勒,无论从构图还是应用,对后世影响极大。

明宣德 青花三果纹执壶 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代三多纹的特点:

清代三多纹瓷器的辉煌主要集中在康雍乾三代,这一时期不仅很好的继承了明代三多纹的特色,还有了自己独特的创新。

清乾隆 釉里红三果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馆藏

1、康熙

康熙朝将三多纹应用到了釉里红以及洒蓝釉,虽然两者都是前朝的产物,但康熙年间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并实现一定的发展。比如在构图上,康熙朝的三多纹具备了一些浓淡层次的变化。除了釉里红以及洒蓝釉,前朝的瓷器素三彩以及五彩工艺也得到了恢复,这些在三多纹瓷器的应用上都可以得到体现。

清康熙 青花五彩瓷器三果纹天球瓶

2、雍正

雍正时期最大的特色是出现了粉彩,这是由清朝宫廷创造的彩瓷,堪称中国瓷器发扎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一时期的匠人们将粉彩灵活应用,并配合斗彩的使用,使得三多纹色彩出现了深浅不一的色调,既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劳动者高超的技艺。

清雍正 粉彩三果纹碗

清朝虽然是异族统治中原,但他们在瓷器文化上却深得中原文化精髓,并且取得了创新,除了粉彩,珐琅彩在雍正时期也得到了成熟的应用,当然在应用上也就少不了三多纹的身影。

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三果纹碗

3、乾隆

三多纹的应用到了乾隆时期,可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一时期的瓷器工艺取得了空前成就,什么青花、粉彩、釉里红……在乾隆时期都已走向成熟,而乾隆朝需要做的就是设计出精美的作品。以粉彩为例,乾隆时期三多纹最大的特色是画面鲜明娇艳、风格华美。三多纹的主题是石榴、佛手和桃,这些实物原本就具备鲜艳的特色,而乾隆朝将三多纹在粉彩上的应用,更是将其风格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清乾隆 粉彩折枝三果纹墩式碗

以乾隆时期的 “粉彩折枝三果纹墩式碗”为例,其中的桃子果实实硕大,勾边填彩的工艺极为精湛,色泽变化更显自然,堪称此类粉彩瓷器的精品。然而乾隆时期的三多纹也存在缺乏自然生动韵味的缺陷,虽然不失为精品,却也为以后的衰落买下了伏笔。

清乾隆 黄地青花三果纹双耳扁瓶

乾隆以后虽然仍有三多纹在瓷器上的应用,但随着制瓷水平的衰退,再也没有出现新的应用……以上便是对明清两代三多纹对釉瓷器应用的一些介绍,这些应用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没落,但不变的是三多纹所代表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