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安静,这5条马路私藏了最纯正的上海味道,一天就可逛完

2019-09-23   荷小衣的分享

​上海的真实生活藏于弄堂石库门的市井里,而老上海的味道,上海的风情则藏于一条条马路上。马路两旁林立着的法国梧桐是上海马路的标志,而马路深处的花园洋房和欧式廊柱背后攀满藤萝的庭院溢出的是最纯正的上海味道。

上海最有特色、风格最多样化的建筑,就是坐落在城市中心马路两侧的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花园住宅。由于当时上海的繁华,这些住宅的主人充满了传奇的经历,也赋予了这些建筑本身浪漫、神秘的色彩,留给后人启示和无限的遐想。如果你想寻找真正的上海味道,那么撇开喧闹的景点,来这几条安静的马路领略一下真正的上海风情吧。

1、衡山路

这是上海一条非常有气质的马路,上海衡山路有“上海第一林荫大道”的美称,也是上海梧桐最密集,沿途景观最优美的马路之一。在密集的梧桐树后面则可以看到很多历史久远的老公寓和花园洋房,挂牌的房子,背后都有一段名人轶事。

衡山路的白天梧桐遮天,使整条路变成尝尝的绿色拱形走廊,夜晚的衡山路则摇身一变,风情万种,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在梧桐树丛间忽隐忽现,灯火辉煌的酒吧为衡山路营造出一种独特朦胧的气质。

2、康平路

康平路是我走过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中最安静最少行人的马路,就像繁华深处的隐士,内敛而低调。这条路数十年如一日的奇迹般地始终保持着本真的原貌,久经风霜的梧桐树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躁动,路上几乎看不见一家商店,闻不到半点市井气息,却深藏着不少历史悠久的老房子。

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康平路95号是上海体委的家属楼,体委的总部也在附近。家属楼周围是体委的风雨操场,也是上海田径队的训练场地,当年刘翔他们就是在这里面练习的。康平路不通公交,非常适合秋日里行走徜徉。

3、华亭路

华亭路的气韵是由马路两旁鳞次节比的花园洋房给映衬出来的,那些花园洋房里则大多是旧时上海大户人家的私人住所,门掩梨花深院,这使这条路始终飘散着旧日中产阶级生活安闲自得的氛围。

如果你从淮海中路穿过来,你会发现对路口的那几幢尖顶红砖的法式小洋楼特别的出挑,这些楼房都有连续的拱形门窗,高高的台阶下是带草坪的小花园,小花园里种着玫瑰和月季。虽然是在弄堂里出入,可窗户和花园都对着淮海中路。小花园隔断了闹市的喧嚣,这里的居住者既可享受大都市的繁华,又能安静地守在自己不被打扰的小天地里。

4、五原路

五原路很短,却很耐逛,因为这条路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在这条路上,建筑风格迥异的老式花园洋房混杂在新式里弄和高层住宅之间,使这条马路显得跌宕多姿。春夏之际,两旁茂密的法国梧桐搭起绿色屏障,把马路衬得幽远深邃,一眼看不到尽头似的。走在五原路上,仿佛回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气中弥漫着静谧慵懒的气息,连脚步也变得很轻,怕是一不小心踩碎了半个世纪前飘落的梧桐树叶。

五原路的老洋房,大多低调地站立一角,但仔细看去,却发现每一幢都带着宁静的表情,它们集结在一起,熔铸出整条五原路的云淡风轻。人们未必知道,这些历史悠久的老洋房大都藏龙卧虎,几乎每一幢都藏着不俗的背景与故事。

5、延庆路

延庆路大概是上海马路中最默默无闻的一条小马路了。延庆路上行走,不时会邂逅一些颇有特色的花园别墅,梧桐树丛间隐隐可见的骑楼山墙上有着精致的雕饰,显示出它们原本不凡的身世,还有一些建筑精良的新式里弄也常常引得路人驻足凝望。

它们大都建于20世纪10至30年代,岁月沧桑,这些临街的老房子犹如藏在深闺中的旧日美人,虽然岁月的风沙蒙面,曾经演绎的故事也早已尘封湮没,但仍然执拗地流露出高雅的贵族气质和特有的异域风情。

因为临近国庆的缘故,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上海外滩最著名的12条马路,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即将要来上海旅行的朋友进行参考,有人说这是给外地人看得,我不置可否,有人说衡复区一带的马路才体现真正的上海风貌。这一点我深以为然,今天写一篇比较能体现上海味道的马路,真正的是闹中取静,非常有韵味的几条马路,这些马路只有老上海才懂得美丽。这几条马路都是相邻的,骑着共享单车的话,1个多小时就可以逛完,步行的话,半天也差不多逛完了。如果你对上海的海派文化感兴趣,不妨在旅游期间来此探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