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常做2件事,心梗风险大大增加!想保命,这些症状需要早发现

2019-09-04     BTV养生堂

心肌梗死是一种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近30年来,我国心梗的发病率明显猛增,而糖尿病人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群体,其心梗发生率更是要比非糖尿病人高出2~3倍,约有7成糖友因此死亡。

心肌梗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前发现心梗,帮助糖友降低其致命风险呢?

心肌梗死就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当冠状动脉内的斑块发生破裂,形成血栓并完全堵塞血管时,需要这部分血管供应氧气与营养物质的心肌就会发生坏死,造成心肌梗死。可以说,心肌梗死是心肌极度缺血的表现

小贴士

心肌缺血:就是指心肌缺乏血液供应,导致心脏难以正常工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导致心肌缺血的原因

心绞痛:也是心肌缺血引起的后果之一。一般在心肌发生中度缺血,即冠状动脉堵塞75%以上时发生,心前区、胸骨后、腹部等部位有剧烈疼痛,有时会伴随牙痛、心慌气短、出汗乏力等表现。

总得来说,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而心肌缺血会先引起心绞痛,随着程度的不断加重最后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

糖尿病人为何高发心梗?

糖尿病人因体内长期血糖过高血管壁容易受到损伤,诱发冠状动脉硬化;

胰岛素抵抗的存在,糖友更易发生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导致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常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粘稠度过高症状,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差,携氧能力也相对更弱,更易出现血栓,加重心肌缺氧。

在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糖尿病人发生心梗的概率更高,死亡风险也比正常人要增加56%

心肌梗死发病前的1~2天或1~2周,可能会出现一些征兆。

典型症状:心绞痛

61.8%的患者发病前会有心绞痛的表现。对于没有心脏病史的糖尿病人来说,发病前一两天或一两周时,会突发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而对于有心脏病史的糖尿病人,心绞痛程度加重,发作时间有所延长,口服硝酸甘油的缓解效果变差。

不典型症状:

上腹疼痛:出现类似胃痛的上腹疼痛,有时还伴有呕吐、出虚汗等症状,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胆囊炎等症,实际上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的前兆。

牙痛:糖尿病人多有牙龈萎缩导致牙痛的情况,所以也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当出现牙痛剧烈但疼痛部位无法确定服用止痛药也不能有效缓解的情况,那就需要怀疑是由心脏病引起的急性心梗。

咽喉痛:心肌缺血时会产生磷酸、乳酸、丙酮酸等物质,刺激神经并产生疼痛感。而咽喉和心脏受同一段脊神经控制,所以在心梗发作时,咽喉也会有明显痛感。若糖友出现不明原因的咽喉痛,那很有可能就是心悸梗死的现象。

左肩痛:肩膀疼痛也是很容易被糖友忽视的一种症状。心脏的放射区域是左肩部,所以当心梗来临的时候,疼痛感也可能放射到肩膀处。如果出现左肩突发疼痛,并伴随有胸闷气短的表现,那就需要小心心肌梗塞。

小心无痛性心梗

病程时间较长的糖友以及老年糖友,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受到损害,对疼痛的敏感性较差,在心梗发生时可能不会有明显痛感。这种情况最为危险。

要想提前应对,首先要确定给自己的自主神经是否存在问题。糖友可以通过测量心跳和血压来判断。如果在没有剧烈运动、心情平静时,心率大于90次/分;或是从卧位变为立位、坐位时,收缩压下降大于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就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这部分糖友在出现上腹部闷堵、憋气、恶心、呕吐、低血压状态、突然心悸等表现时,就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要想预防心梗的发生,定期检查切不可少。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患者及60岁以上老年人来说,每年需定期到医院检查心电图、超声、冠脉CT、冠脉造影这四项,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常规的血液化验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需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餐后2小时10mmol/L以下,波动范围4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这样才能将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此外,糖友们还要注意,每天清晨的8点~9点因人体交感神经强烈兴奋、血液粘稠度全天最高,所以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魔鬼时刻”,此时如果做下面这两件事,更会增加心梗发生概率,让风险变得更大。

1,一清醒就马上起床

人在睡眠时,身体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清醒时,各器官逐渐苏醒。此时猛然起床,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可能无法马上跟上,易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心梗。

正确做法:清醒后先躺1分钟,慢慢坐起静坐1分钟,爬到床边再坐1分钟,然后可起身活动。

2,不吃早餐就晨练

运动时心脏需血需氧量相对更大。如果不吃早餐就晨练,很容易诱发低血糖和血管痉挛,致使心脏的血氧需求供应不足,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正确做法:早晨起床30分钟后吃早餐,早餐应结构完整、营养丰富,吃完早餐1小时左右再出门运动。

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速效救心丸是我们常听说的用来心脏急救的3种药,那么突发心梗的时候,应该吃哪一种呢?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主要针对的是心绞痛,对于心梗患者来说可能无效。而且硝酸甘油有降血压的作用,有低血压、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不建议使用。一般患者含服前最好先确认血压状态,连服3片无效后不可再继续服用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但它通常要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才能起作用,所以不能作为心梗急救药。而且它还可能造成后期止血困难,所以在医生确认前不建议服用

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也主要针对心绞痛。在出现胸痛、胸闷等疑似症状的时候,可以舌下含服1~2次。如果连续含服2次症状仍不缓解,不建议继续服用,需立即前往医院或等急救医生诊断。

总得来说,药品都有一些服用禁忌,用药需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果盲目用药,很可能会把“救命药”变成“致命药”。所以在突发心梗时,建议大家先拨打急救电话或联系主治医师,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健康说

现在有一种生物可降解支架,它可以暂时性地扩张血管,一般在3年后就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酸等物质,对人体副作用较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心梗治疗方法。不过由于每个人的血管条件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案,还需专业医师判断,有心梗病史的糖友,可以前往医院向医生进行咨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YFcA20BJleJMoPMmK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