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学年专业排名1/448、英语成绩优异(CET-6 638, CET-4 631),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很突出,拥有两个优秀开源项目。凭借优秀的表现,这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科院2016级本科生李磊,现已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
李磊,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多篇优秀论文(ACL 2019: Enhancing Topic-to-Essay Generation with External Commonsense Knowledge)。获得国家奖学金、学院特等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高校培养计划 DeeCamp 训练营最佳 Demo 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onorable Mention、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三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奖三等奖、校"星火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奖项。
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计算机的喜爱,李磊一开始就锁定了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抱着一毕业就就业的想法,他选择了偏实践的软件工程,以便更好就业。"不过西电的专业都是偏实践一点的,所以我想其实应该没有太大差别。"在实际学习过后,李磊回想当时的决定说道。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李磊的大学规划随着阅历的增加一直在改变完善,从本来计划毕业后直接就业,到后来的选择保研,李磊坦言,自己会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和目标。
李磊是在机缘巧合下开始接触科研的,一开始他只是想面向工作去学习一些技术开发,同时在公开课上学习了一些拓展的内容。但恰巧大一下学期他的老师实验室在招实习生,李磊参与报名后,被老师告知已经招满了。本以为就此错过了这次机会,没想到老师觉得李磊不错,就给了他一个项目,这也是他之后第一篇论文的开始。
关于论文写作,李磊认为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读文献和自我思考选定课题。有了一定基础经验之后,自主思考这个课题的实际运用价值,更加全面地审视论文选题。把东西做出来之后,站在读者的位置上去思考、去表达则是写好论文的核心。
提起如何保研成功,李磊分享了经验之谈:在北大的人工智能夏令营时,他主动结识了一位老师。但由于地理上距离的问题,李磊请求了远程实习,所以大部分工作实际上是在西电完成的。为此,李磊更加主动地和老师、学长学姐们沟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硬实力,重视基础课。有时间就拓展,自我学习。
除了是一名保研北大的"学霸"外,李磊还是AI 有嘻哈团队负责人,基于 SeqGAN 实现嘻哈歌词生成。他还撰写了文本分类深度学习模型复现集锦(Text-Classification (500+ Stars))、主题文本生成论文复现(MTA-LSTM)等优秀开源项目。
提到自己的开源项目,李磊表示,其实他的开源项目大部分是和科研项目相关的,现在做研究的趋势是可复现性,所以他将一些实验代码放到GitHub上,共同检验。他鼓励大家不要对自己做的开源项目没有信心,可以大胆发布,这些东西可能在无形中帮助到他人,同时也有助于对自己项目的完善。
谈到如何锻炼科研和开源项目兼顾的逻辑思维,李磊说道,对于一个问题中的诸多概念,必须要同时弄清内涵和外延,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问题中提取出乐趣,自我产生动力,从而获得迎难而上的信心。在休息时间,李磊会回答一些知乎上的专业性问题,思考自己的一些想法能否帮助到他人,也可以提升自我思维的严谨性,并且有助于个人技术影响力的积累。现在他的知乎粉丝接近五千,专栏有近千人关注。
在西电的这四年,李磊不仅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撰写论文,在沟通和写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李磊说:"按内心的想法去学习自己喜欢东西,不用过于功利化,学习知识的这条路上,不后悔,即成功"。
欢迎关注"西电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