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西电这3个一级学科,顺利通过国际评估

2019-12-19   西电招生办

11月21日-2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顺利完成了首次国际评估。22日,学校学科国际评估专家见面会在北校区科技楼报告厅召开。

会议由副校长高新波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领导查显友、杨宗凯、杨银堂、石光明、王泉、石峰参加会议,二十六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相关学科学部主任、相关学院院长、学科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以及学校发展规划部/一流建设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校长杨宗凯在致辞中对参加会议的国内外评估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科国际评估不仅是学校检视学科建设发展现状的一面"镜子",也是督促学科建设提质增效的一条"鞭子"。今年学校首次开展学科国际评估,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评估明确学科建设中的"亮点",打造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名片,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找准学科发展的"痛点",突破学科建设的"瓶颈",加大建设力度并完善解决方案;发现学科建设的"盲点",找到制约学科发展的隐藏问题,集中力量一一予以解决。他表示,希望各位评估专家从全球化的角度、国际化的标准,为西电的学科建设发展把脉诊断,提出宝贵建议,助力西电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此次三个学科国际评估工作并行开展。上午专家见面会后,评估专家分为三组,分别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进行现场评估。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现场,微电子学院院长张玉明对学科整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专家组经过听取报告、审阅学科评估报告、提问和交流、现场考察参观、听取教师授课、与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座谈等环节,充分肯定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探索多维度的学科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学科国际影响力;优化学科招生机制,多措并举,吸引优质生源;进一步明确国际对标高校及学科,有的放矢;进一步凝练产学研及学科交叉方面的成果;进一步优化评估环节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评估现场,学部主任刘宏伟教授全面介绍学科基本建设情况,汇报了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规划。专家组审阅了学科国际评估报告,深入学院实地考察、听课、与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在评估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成员一致肯定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团队基地建设、教学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学科迫切走向国际化的愿望表示支持,并结合国内外顶尖高校学科建设经验,对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拓宽国际化合作路径、明确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促进国际评估常态化机制和探索国际评估"后评价"模式交流了看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的评估现场,专家组考察了学院部分教学科研平台,查阅了学科相关材料,与学科骨干、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座谈。评估会上,学部主任焦李成教授,从探索与实践、建设成果与现状、问题与挑战三个角度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整体建设情况及学科未来建设愿景。专家组对学科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实验条件、科研成果等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西电特色、高校国际评估经验以及国际一流学科发展建设路径,对优化学科布局、师资队伍以及生源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学科基础研究、加强教材建设、改革绩效考核和科研激励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此次国际评估是2018年"3+1"学科国际预评估工作的升级版,是学校第一次开展学科国际评估,是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开展的诊断式自我评估。

本次评估目的在于以国际视野检视学科目前建设水平,分析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今后,学校将周期性开展学科国际评估工作,将学科国际评估系统化、常态化,促进学科水平的提升和"双一流"建设。

欢迎关注"西电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