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一名消防员的坚守

2020-05-01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五一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是出门郊游,或是结亲访友,但对于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则预示着又一段工作的开始,甚至需要比平时更卖力、更细致地做好手中的活儿。

张天水,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四级指挥员,刚获评第十七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的他,在五一节这天又在做些什么呢?

清晨4点30分,福州城的寂静还没有被喧嚣打破,人们还沉寂在睡梦中,张天水却已早早起床,为新一天的工作做准备。换上礼服、套上马靴,列队登上国旗台,把国旗高高升起,这是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每天伴随着第一缕阳光的工作任务,但这天不同于平常。

“因为是五一节,观看升旗的群众比平时要多很多,作为一名带队干部,更要带领全队的兄弟们拿出最好的状态、最标准的动作。”

晨曦微露,当张天水带领着队伍到达福州市五一广场时,来自全市各地的数百名群众早已聚集在广场周围,静静等待着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护旗手将国旗准确无误地升上朝霞渐出的苍穹,升旗进度和国歌时间配合得相当精准,全体队员队列动作标准规范,精神面貌昂扬振奋,充分展现了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良好的纪律作风和精神风貌。回到礼宾车上,张天水才放下紧张的情绪,“我很高兴,队员们今天都拿出了该有的水平。”

回到队里后,张天水又忙碌开了,因为马上要为接下来的防火巡查工作做准备。“今天是五一节,人流量比平时要多很多,更需要我们开展细致的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工作。”张天水说。

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则是最吸引海内外游客的城市“名片”。张天水所在的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本着“服务与监督并重”的原则,因情施策,探索出了一条既切合古建历史,又提升消防安全系数的新路子。

穿好服装,整理好宣传资料,张天水带领几名队员组成“防火宣传队”,登上消防巡逻电瓶车向三坊七巷街区出发。“消火栓前不能堆放杂物,请立即清理”、“你们这具灭火器的压力不足,要马上更换”,在一家销售食品的店里,张天水接连查出火灾隐患,并要求商户逐一整改,“五一期间,人流量大,诱发火灾的因素也更加复杂,你们要立足当前节日和坊巷火灾防控实际特点,做好隐患自查自改,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确保坊巷消防安全形势高度稳定。”

张天水还带领队员对坊巷街区周边及内部的水源、道路情况进行走访熟悉,挨家挨户检查了各商户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工作人员消防安全应知应会掌握情况等,并发放宣传单,讲解火灾防范和火灾初期扑救、火场自救互救等消防知识。

张天水介绍说,作为一支一手握水枪、一手握钢枪的特殊消防队伍,长期以来,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始终把保护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作为核心要务,针对砖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通道窄的救援难点,组织专题研讨明确了“快攻、速战,打早、灭小”的战术理念,确保第一时间把火灾控制在初期;同时主动融入本土文化,组织成立消防宣传巡查队,通过“福州话”防火提醒,普及消防知识,排查火灾隐患。


(通讯员:徐春雷 记者、编辑: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