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第三天
跟着北岛敬三的镜头旅游吧
丨纽约丨
用六个月
在布满砂石的街道晃荡
在俱乐部里闲逛
80年代的纽约
活力、颓废、绝望
和这座城市一样
这本刊物本身也充满了鲜明的对比
夸张的粗暴行为,与荒凉沮丧的画面合在一起
1983年画册《New York》获得木村尹兵卫摄影奖。
这组摄影作品里,北岛的镜头离摄影对象很近,“ 镜头对准沿第五大道,从对面走近的金发女郎,连想都不想一下,便揿下快门;在Downtown的街头,战战兢兢地对着刚被射杀的尸体举起相机,然后果断揿下快门……”
丨ussr 1991丨
穿着五颜六色印花服装的农民凝视着远方,
宗教活动家们用鲜红的围巾裹住他们的脸。
虽然北岛的作品以高对比度的黑白照片而闻名,但《ussr 1991》用现已不存在的柯达(Kodacrome)幻灯机拍摄的,它提供了令人惊叹的、绘画般的旅行记录。
在这里,北岛捕捉到了一个动荡时期的国家及其人民,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公开客观,揭示了1991年的苏联是一幅引人入胜、包罗一切的画像,描绘了一个正在分崩离析的帝国。
丨UNTITLED RECORDS丨
建筑物矮小
却格外凝重
铅灰色的天空
云和霾缠绕
Keizo Kitajima
北岛 敬三
(1954—)
北岛敬三,出生于长野县须坂市,在这地方一直生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学时代开始钟情摄影,高中时加入学校的摄影部,并通过全盛期时代的写真杂志与摄影的世界“亲密接触”。东松照明、中平卓马、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是当时摄影志上炙手可热的艺术“大腕”。
1954年生于日本长野
1975年在Shashin Gakka工作室参加Moriyama Daido的课程
1976年摄影学校与Moriyama等人一起开设影像店营
2001年在日本开设摄影家画廊
...
貌似冒险蛮干的摄影者,实际上堪称深思熟虑型。作品乍看上去漫不经心,其实背后隐藏着成熟的技巧……
— 摄影家渡边义雄评价北岛的《New York》
...
他是一位天才的抓拍手,称他是“光天照人的街头杀手”。
— 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