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乳腺结节,四个月自救,我用我的亲生经历告诉你

2020-01-08   大医本草堂

今天过年的时候我那年仅17岁的姨侄女来我家,从小她就跟我很亲近,有什么话都会给我说,但这次整个人就像是蔫吧了一样,有些委屈巴巴的。我就很好奇的问她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谁欺负她了,她有些不想搭理我。过了一会竟然哭哭啼啼的来和我说,小姨,你说我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我以后还能嫁人吗?我会不会变成癌症啊?我当时吓了一跳,问她怎么回事。她哼唧了半天趴在我耳朵上说自己得了乳腺增生,我在网上查的太可怕了。我是感到又好气又好笑,也不禁想到曾经的自己。

四年前,由于乱七八糟的原因,我患上了乳腺增生伴结节,胀痛和刺痛感都很明显。虽然我知道有很多女人都患有乳腺增生,但也挡不住自己心里直犯嘀咕,于是我让医生给我开了些药。感觉从查出乳腺结节之后,整个人都很不对劲,总疑神疑鬼的,老公对我说话稍微有点不注意,我就觉得他有问题。而且那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每天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回到家还要洗衣服做饭。渐渐的我就感觉我的乳房有越来越疼的趋势,有的时候疼的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慢慢发展到后背也有明显的疼痛,之前开的那些药吃着也越来越不顶用。

在这种疼痛的逼迫下,我只能又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医生说我的乳腺结节已经发展到快2cm了,最好能够做手术。迄今为止,我都还深刻地记得,当时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心一点一点的下沉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这辈子我都不想再体验第二次了。我曾经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身体上的疾病,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来自于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种混乱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活,会打扰一个人自身的平衡,疾病也就会随之而来。”现在想一想觉得自己平时玩乐为主的生活态度,真的有些好笑,平时爸爸妈妈经常叮嘱我说照顾好身体,别等老了身上都是病,我还不以为然,没想到不等老了,现在都有了报应。

平时我又是一个典型的夜猫子,从中学时代开始,我就习惯了熬夜,到了大学,没有人管束,所以更加肆无忌惮,经常不是通宵也是凌晨两三点才睡觉。毕业之后,由于工作性质也是经常熬夜,反正很多事情都会成为我熬夜的理由。而这次患上的乳腺结节真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人啊,真的自己经历过疼痛才会懂得悔改,有些道理我们一直都懂,但是我们却不会去在意。回家之后我就决定开始调整我的生活,毕竟健康对于人真的很重要。

首先,从作息开始做起,我要求自己每天早上七点整起床,晚上九点半之前必须睡觉。由于长时间的晚睡,所以我渐渐的形成了习惯性失眠,于是我就去老中医那开了一些中药缓解失眠,平时九点半之前必须上床,就算是睡不着我也会闭目养神,时间一长,渐渐地也就形成了睡眠习惯,现在每天九点不到就隐隐的犯困。每天除了工作用电脑之外,尽量少用电脑。于是我规定自己每天要把上网娱乐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其次,三餐正常。改掉不吃早饭,不按时吃饭,晚上大吃大喝的毛病。严格执行早饭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尽量少吃辣椒。虽然我一天不吃辣椒就觉得好像一天都没有吃饭。每天多喝水。去年下半年,爱上了喝玫瑰花茶。经常给自己熬点汤水喝。尤其是银耳汤,坚持一个星期喝四次到五次。

其实这些东西这些知识我们全都懂,却一直在忽略,我们追求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和保健方式,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对人类最传统的知识不屑一顾。

最后,木已成舟,患上了病再后悔也是来不及了,经过长时间的了解,我深知对于乳腺结节的治疗还是以中药为首选。我托大学同学给我找了一个比较有名的外用中药,名字叫康韵茹贝源,此方配以姜根油、乳香、没药、生南星、芒硝、露蜂房、冰片、薄荷脑等27味名贵中药为原料等。说是能够活血化瘀,疏通乳络,化痰软坚,消肿散结,用了后感觉效果确实不错。因为我的结节有点大嘛,反正我是用的时间也挺长了,用了四个月多,再去复查,结节已经没有了,乳房没有任何的疼痛不适了。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广大的女性同志,这一点身为女性其实我有感同身受,女性不同于男性,往往心思较为细腻,敏感。但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一份脾气七分坏,坏脾气对于自身的健康、家庭、孩子的教育、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有着很大的坏处,学会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与气度。

而现在的我已经告别了这个烦人的病症,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让我的气色和皮肤也越来越好。看着我这个纠结又委屈巴巴的小侄女,我不仅哑然失笑,我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你不仅能嫁人,你还会找到一个非常非常爱你的老公,小侄女一直是非常相信我的话的,听完开开心心的去玩耍了,思考良久,我还是将自己曾经的这一点点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既美丽又健康的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张主任讲述肺结节的治疗理念

张永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姜良铎传承弟子。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以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过敏鼻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

如果您有想要了解的内容,想和推荐专家互动沟通,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