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糖小糖
“快点吃饭啦!”“速度快一些!”“别磨磨蹭蹭的!”这些话你是不是经常对你的孩子说呢?如果是的话,请停止你的催促,因为问题不在孩子身上,在你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一直这么催着,孩子依旧龟速前进。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孩子因为能力有限导致的速度慢,那不叫拖拉,妈妈不能以大人的速度来要求孩子也要跟上。
就像当你老了,脚步肯定跟不上年轻小伙子,你能说老了的你拖拉吗?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快也快不起来啊!
所以,当你界定孩子拖拉时,要分清是他有意而为之还是无意的。如果是有意地,那么请往下看:
一、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尝到动作快的甜头。
有的妈妈看孩子一小时就把作业做完了,觉得大好的时光不能浪费了,又给孩子布置了一份课外的试卷,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反正早写完也要多做卷子,那我还不如磨蹭到十一点,妈妈总不好再让我做作业吧。于是,就导致孩子做作业拖拉的情况了。
所以,不要看孩子速度快就多布置作业,在布置任务前,就定好任务数,早完成早玩耍,迟完成就直接睡觉。这样孩子才有动力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啊!
二、不大包大揽,让孩子尝到拖延的后果。
有的孩子一大早起来,就各种磨蹭,妈妈更是一大早就快得高血压,一边骂骂咧咧地催促孩子快点,一边眼疾手快地帮孩子收拾书包。孩子压根不着急,因为妈妈口中的“来不及了!要迟到了!”永远都来得及。
所以,不妨让孩子自己尝试一遍拖延造成的恶果,要迟到就迟到吧,反正被老师训的不是妈妈。
三、给予孩子缓冲时间或提前约定好时间。
孩子在玩玩具,妈妈提醒好几次要去洗澡准备睡觉了,可孩子依旧着迷似的沉浸在玩具中。孩子觉得顶多就被妈妈骂一顿,不痛不痒。
与其这样,不如给孩子约定好时间:“再玩十分钟就要去洗澡了!”“你这个小房子搭好我们就来洗澡好吗!”如果孩子超过了约定时间,那妈妈大可以不理会孩子,让孩子知道拖延的后果。
当然,如果孩子及时做到了妈妈要求的事情,妈妈也要给予口头表扬,激励孩子继续保持。
四、事先与老人商量好标准。
如果家中是由老人帮忙带的,常常会出现一个家庭两套标准,让孩子无所适从,也更肆无忌惮。
在这些规矩上,妈妈就该事先和老人沟通好,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该由孩子自己来做。双方达成一致,孩子才能做到有规矩可依。
五、自己不能有拖延。
如果妈妈自己有拖延症,说要去洗澡,半天还在那滑手机,孩子当然有样学样,做事也变得磨磨蹭蹭。
看完以上五点,是不是发现每一点都和你有关呢?不要再责怪孩子,改变你对待孩子的方法,就能消除孩子的拖延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