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用华丽的辞藻歌颂母爱,却很少认真歌颂父亲。父亲何尝不爱孩子,不爱家,只是和母亲比起来,他们总是沉默地,把很多话把很多事都藏在心底。
我的爸爸也是一个沉默的父亲,打从我记事起,爸爸就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我不听话的时候,他不会气急败坏地骂我,我听话的时候,他也不会说很多好话表扬我,他总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
虽然我的爸爸是一个“严肃”的人,我们很多时候没什么太多的交流,甚至话也说不上几句,但我知道这是爸爸的性格使然,因为爸爸对我的爱我能感受得到。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自从有了孩子,孩子就变成了他们的软肋,为了孩子,他们也会有摘下面具,卸下伪装的时候。
初中我是在镇上念的,那几年我的成绩还挺拔尖的,一般都是年级前几名,我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城里的省重点高中。来到一个更大的世界,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我的班级排名一下子就滑到了班级的中等位置。
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我只能寄宿在学校,可是寝室的环境太嘈杂,有时候回寝室后想安安静静学习一会儿都很难。高二时我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萌生了不在学校寄宿的念头,想借住在亲戚家,正好我的舅舅和叔叔也都在县城住。爸爸见我有此想法,便打算跟我叔叔商量一下借住的问题。
那时的我毕竟还小,思考问题比较简单,没有想到我一个孩子突然住到亲戚家,其实对他们来说也是添麻烦的事情,爸爸其实也顾虑到这一点,但为了满足我的愿望,他只好硬着头皮找亲戚商量。
那一天,爸爸喝了点酒,趁着酒劲,给我叔叔打了电话,虽然他作为大哥,找自己的弟弟商量事情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开口的,但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眼泪出来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爸爸流眼泪,为了我的事情。
也许是早已背负了生活的太多压力,也许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给我更好的学习条件(尽管那时我拒绝寄宿在学校,只是无理取闹的行为罢了),也许是因为在和自己弟弟沟通过程中生出了太多的感慨……爸爸的眼泪,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后来的后来,弟弟成家有了自己的娃,爸爸也遇到了每个家庭都无法避开的隔代矛盾,把儿媳当成女儿看待没有错,但每每想到自己的女儿怀孕时却是身处异乡无人照顾时,只要是喝了点酒的爸爸也会悲从中来,眼泪汪汪地心疼自己的女儿,这一切都被我妈看在眼里,当妈妈告诉我这一切时,我的内心何尝不是暖暖的,那一刻我也懂了,父母这辈子都在牵挂着孩子。
谁不想一直被父母保护着爱着,可是当我们自己长大了,就该坚强地面对生活,依靠自己的力量站立着,不给自己的父母添麻烦。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只有自己成了父母,才体会到养儿育女的不易,哪个父母又不想给孩子最好的呢?而如果自己能力有限,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明白。
爸爸们常常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的肩上扛着重担,不善言辞不爱表达的生理特点,常常让他们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再苦再累他们都能忍,但只要是孩子的事情,他们却常常乱了阵脚,甚至会像个孩子那样哭泣。
如果我们不曾走进爸爸的内心,就不要轻易说出那一句,爸爸不懂我;如果我们不曾发现爸爸也曾为了我们偷偷抹眼泪,就不要轻易说,爸爸不爱我;如果我们不曾真正地长大,就不要轻易说,成为父亲很简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