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童商场偷东西,亲妈报警,这种教育方法你认可吗?

2020-08-02   柏柏育儿漫画

原标题:7岁女童商场偷东西,亲妈报警,这种教育方法你认可吗?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爆出一则新闻:广东佛山一名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被工作人员发现后,妈妈和工作人员多次询问,女童拒不承认,最后女童妈妈选择了报警。

视频中,女童妈妈接受了采访,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报警时,女童妈妈说,她曾看到爸爸教育孩子的视频,也是报警把孩子送到了警察局,于是她也想用这个方法给自己女儿一个教训。

其实看到这个新闻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有点愕然,确实这波操作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看了一眼评论,很多网友都为这位妈妈点赞,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俗语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孩子小时候的行为偏差要及时被纠正,否则长大后就晚了。

在此,这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不发表评论,不过,就“孩子偷东西不承认”这个情况,我认为这位妈妈还是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毕竟孩子身上的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

1、为什么孩子会偷东西?

七岁的孩子,已经是小学生了,应该知道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为什么还会偷呢?最基本的原因,是孩子的需求常常没有得到满足,以至于日思夜想,为了满足自己,而出现不该有的行为。

当然,这里不是说孩子的要求,父母就得无条件满足,但我们适量满足或延迟满足,孩子特别想要某样东西,家长为了省钱就坚决地告诉孩子“不行”,这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因为这意味着TA可能永远得不到这样东西,甚至是不配得到。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TA的自控力还有限,当他们的需求被过度压抑,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变得不择手段。

2、为什么孩子偷了东西不愿意承认?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承认自己是小偷的事实,谁会愿意呢?孩子怎么也不愿意承认,一方面是性格倔强的原因,可能是“你让我承认,我偏不承认”;此外,它其实也属于一种自我防御,她在保护自己,不想被扣上“小偷”的罪名而已。

妈妈正确的做法,是把女儿带到没人的地方好好沟通,告诉孩子,真的喜欢,妈妈买给你,但是我们不能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偷偷拿走,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孩子不听,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孩子的内心也许没有大人想的那么复杂。

3、为什么孩子有想要的东西,不敢给妈妈说?

孩子在民警的说服教育下,当然,也有可能是害怕警察叔叔,说出了偷东西的原因: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但又很想要这个玩具,才会拿的。

孩子想买东西,为什么不敢问妈妈要?如果是体谅到家庭条件,这恰恰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毕竟对很多孩子来说,都会问一下妈妈,可以不可以买这个?还有可能是,女孩知道就算自己说了,妈妈也不会买给自己。

孩子得累积多少次失望,才得出一个结论:妈妈肯定不会买给我。是的,成人的世界里有成人的不容易,我们都能理解,但孩子不该过早地背上这份沉重,大人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愿望,是不是还有更委婉的方式去拒绝,除了那个冷冰冰的“不行”。

因为这只是一则新闻,我们无法更多地了解这位女孩的家庭教育背景,亲妈报警也许是无奈之举,也许是别有用心,如果孩子能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这也算是教育成功。但教育这件事,不是看表面,孩子内心怎么想的?妈妈这样做,她会伤心吗?我们可以完全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吗?视频中没有小女孩的采访段落,如果她的性格是粗线条的,能不计较那再好不过了。

教育这件事,没有捷径,它讲究细水流长,功夫在平时。平时家长就要多多关心孩子,尊重孩子,注意细节,及时引导,不要等到问题爆发出来就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我认为这不是明智之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