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闺蜜聚会,小君的儿子今年6岁,我们起初担心他来到女生的家里,没有玩具车子给他玩会觉得无聊,可没想到,他竟然开心地玩起芭比娃娃,细心地给娃娃梳头、穿衣服、穿高跟鞋、有模有样地给娃娃化妆……
大家开玩笑地说:“呀,你一个男孩子还喜欢芭比娃娃啊!”男孩一脸惊愕地看着妈妈,小君急忙解围:“谁规定男孩子不能玩芭比娃娃,你看现在有名的化妆师可都是男的呢!”
在我们普遍的传统观念里,男孩子就应该有阳刚之气,喜欢的应该是刀光剑影、踢球跑步、浑身臭汗的活动,而不应该是洋娃娃这类的“娘们”玩意。
随着思想开放,越来越多女性男性化,女孩理短发可以被说成“酷”,骑着重型摩托车会被说成“帅”,会跆拳道这类的更是让大家羡慕不已,但男生如果喜欢照镜子、梳头、娃娃这类的,却会饱受争议,被人说成“娘炮”。
其实这些都是父母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作怪,就像小君说的,谁规定只有女生可以玩芭比娃娃了?谁又规定男生不可以玩娃娃游戏?刻板的条条框框只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
一、给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特别喜欢用“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孩子被限制得死死的,许多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被扼杀在摇篮里,最后不得不变成一个乖巧懂事,一板一眼的“小大人”。
当孩子想要玩水时,给孩子穿好防水衣服,让他尽情地玩,衣服湿了,告诉孩子“没关系,我们换一套。”给孩子充足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孩子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二、走进孩子内心。
孩子有许多奇怪的想法,单凭粗浅的亲子接触,父母是很难理解的。只有耐心静静地听孩子的想法,孩子才会慢慢地说出自己对这个玩具、这件事的想法和思考过程。也许孩子有些想法不成熟,父母也别急着批评孩子,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比如小君也曾担心儿子喜欢芭比娃娃会被人“歧视”,但经过了解,儿子喜欢芭比娃娃只是觉得“这女孩长得真好看。”
三、跟着孩子一起玩。
如果女孩喜欢汽车模型,父母不妨给孩子买一个汽车模型,陪着孩子一起探索创造,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个玩具,而是父母的陪伴。陪着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玩的东西,渐渐地就会明白“原来这个东西还挺好玩的。”
都2020年了,别再用“性别刻板印象”定义孩子,没有任何人能够规定男孩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只有孩子自己能够决定,因为那是TA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