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是成人童话?雍正帝爱撒娇?这22本豆瓣高分好书,真的很冷!门

2019-12-20   三联生活周刊

有一位有才网友写过一段话来调侃读书的艰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使其焦躁无聊,百无聊赖,便可用心读书。”

这样看来,读书似乎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为什么这样呢?原因无外乎几点:

  • 强调实用性,主张“别人都说好,所以我要看”的自我逼迫式读书。

  • 缺乏深刻理解书中内容的能力,读起来不知所云,只能知难而退。

  • 因为觉得找到心仪的书,比找相爱的人难而产生了选择困难症。

面对这样的困扰,《长安十二时辰》的作者、人民文学奖获得者、被称为鬼才的马伯庸提供了一个另类解题思路。那就是不必拘泥于类型,感兴趣的书均可涉猎。

马伯庸

而为了治好大家的选择困难症,出版界公认的选书眼光毒辣的他, 凭借自己20年来阅读经验的精华,剑走偏锋,挑选出了22本“心头好”进行了解读,并经过长时间的精细打磨,制作成了音频课程《鬼才马伯庸——解读22本被你错过的好书》

课程中,他所挑选和解读的都是冷门但是豆瓣评分平均为9分,甚至已经绝版了的好书。他解读这些书,却不只限于书籍内容本身,而是扩展延伸开来,从历史事件讲到民俗异闻,从文明八卦谈到奇闻趣事。同时,他还会深度挖掘历史与文明的边角料,用开到最大的脑洞,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这些市面上难得一见,甚至再也无法得见的书籍内容和精妙解读,你只有在这门课中才能听到。更重要的是,这门课可以让你用全新的态度和观念去看待“读书”这件事。

读书,可以带着八卦之心

通过马伯庸的解读,你会发现以吃瓜群众的心态来读书,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在解读《百变小红帽》这本书时,他从每个版本的《小红帽》故事展开来讲,提到早期版本的《小红帽》其实是“少儿不宜”的,但慢慢的,它变成我们现在熟悉的“少儿可宜”的童话故事。而每个版本的结局也并不相同,有些结尾甚至不是我们口耳相传的正义战胜邪恶的套路,而是带着讽刺意味。

从恐怖故事到童话故事的演变,马伯庸挖掘出了每个版本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串联出一条非常明晰的社会变化线索。这张网铺开后,他又延伸去讲同样是知名童话的《灰姑娘》故事。这则童话,不只在西方,在中国也有迹可循。但最终却没有传播开来。他对其中的关键也进行了剖析。

马伯庸对《三生石上旧精魂》的解读也颇有意思。书中提到,哪吒其实是印度神话创造出来的,原来的设定是三头八臂。《柳毅传》中的龙女故事也同样来自印度,到了中国却缺少了很多龙与人通婚的细节。马伯庸敏锐的发现了里面的原因,并且追本溯源地探究下去。

不仅如此,他还从原故事延伸到了《封神演义》《西游记》《大唐西域记》……带着八卦之心,挖掘更有料对内容,探究各个经典书籍之间的演变和传承。

这门课,让人不禁感叹:“原来读书还能这样!”就如马伯庸所说:“我们在了解到这些角色的前世今生之后,不光对他们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有一种八卦上的快感。你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说:‘你知道吗,柳毅传书这个龙女呀,原来是有几种设定……哪吒呀,其实有八只手呐。’也能迅速拉近和别人的关系。”

而传播这种文化信息浓厚的八卦,也挺有意义的不是。

这些冷门书解读,专治不开心

除了构建庞大的知识体系,马伯庸解读的视角都特别独特有趣。

比如《年羹尧之死》中,他将年羹尧的平步青云和衰落归结为“直男作死恋爱指南”。将一君一臣比喻成情侣,去看他们之间的相处细节和心理变化。比如年羹尧的坐姿,为何会惹怒雍正。这背后可是大有讲究。

《长脖子的女人》这样的恐怖民间故事集,被他称为汇集了“非常纯真的善良和非常诡异的残忍”。其中来自民间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映射,也很值得深入探究。

而像《宋案重审》这种写宋教仁被刺杀的专业书籍,他讲得像一部推理小说,环环相扣,从各种细节来探究民国第一大案的蝴蝶效应。

这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你以为的严肃文学,其实很有趣。你以为的民间传说,其实大有深意。更重要的是,马伯庸能够用最详实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考证,从不同层面挖掘出有意思的启示。

而有了这个领路人,你也可以带着疑问和好奇去读一本书,并且追溯下去、延伸开来,享受阅读的乐趣。

马伯庸说:“好玩是一种分享的精神,把自己脑子里的奇思妙想汇聚成语言、形成文字、攒成小说,展现给志趣相同的人,让他们会心一笑,就足够了。” 如果你也是同道中人,那把这份音频课程《鬼才马伯庸——解读22本被你错过的好书》,献给喜欢有趣而享受无用的你吧。

课程亮点

No.1

他的眼光非常值钱!

马伯庸是出版界公认的“带货王”,他推荐过的滞销书被抢购一空,在旧书网上的价格能翻3倍。这一切,不光是因为他的阅读量极大,还因为他眼光“毒”,能在茫茫书海里挑出最符合我们胃口的那几本。

蔡康永称赞他是“历史功底深的人里少有的有趣的人”,毫不夸张地说,知识和有趣,但凡缺失了一个,都不会有今天这门课。

No.2

豆瓣评分平均9分以上,再不读就读不到了

这门课里讲的都是些“濒临灭绝”的书,每一本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阅读价值,也有收藏价值。

它们在豆瓣上的评分都是9分以上,但是豆瓣平均已读人数不到800人,有3本已经绝版,一半以上全网存量更是不足400本。

它们是:

  • 《红雨》:哈佛、剑桥历史系推荐书目,国内再版8次,每次都被学界一抢而空;

  • 《西游补》:鲁迅称赞为“同时代的作品无人能望其项背”的奇书;

  • 《宋案重审》:里面90%的真实历史资料都是首次公开;

  • 《十又二分之一世界史》:布克奖得主朱利安·巴恩斯的著作,是读懂英式幽默、看懂扑朔迷离的历史的必备案头书......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书,也许现在不读,以后就读不到了。

No.3

历时9个月打磨,让你听过瘾

为了打磨好这门课,马伯庸亲自查阅了500多万字的资料,保证课程在有趣的同时,也有丰富深厚的知识内容,让你听得过瘾。

为了提高你的听课体验,我们还精心插入164段配乐,让你在聆听的时候有惊喜,学习的时候不孤单。

限时优惠:购买课程并打卡,送图书盲盒

这门课的售价是68元,也就是说,花一本书的钱,能读到二十二本难得一见的好书,当中有的书还是绝版了的,真要全部买下来,开销可能要近千块。

听完全部课程、打完卡之后,我们还会送一份图书盲盒,盲盒中有一本随机图书,可以自留,也可以送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