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弄坏孩子玩具,孩子向妈妈告状要报复,爸爸卒

2019-10-09   淅爸育儿记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学习高手,他们总是在家长不经意间就习得了家长的一些习性,但孩子的分辨能力有限,不知道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容易闹出种种让成人尴尬的笑话。

例如下面这位小朋友,在观察了父亲的行为举止后,就说出了“大义灭亲”的话来。

这天,爸爸妈妈正在看电视,家里的保姆姐姐正在收拾东西。

“扒拉”一声,吸引了正在玩玩具枪的孩子过来观察。原来是保姆不小心摔烂了孩子的玩具。

孩子很生气的对着保姆说:“阿姨,你怎么把我玩具都弄坏了,我去告诉我妈妈!”

兴许知道习惯了孩子的小题大做,保姆不以为意继续收拾东西。

可孩子跑到爸爸妈妈面前,告起了状来,并且气愤的说要报复保姆阿姨。

妈妈并没有生气,孩子有报复心理可不是什么好事。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那你打算怎么报复她呀?”妈妈轻声安慰孩子,并想看看孩子会用怎么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希望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发泄情绪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可孩子接下来的话,让爸爸都快哭了。

孩子很认真很愤慨的说到:

“我要像爸爸对她一样!”

“使劲使劲咬她的嘴!”

听闻此言,爸爸七情上脸,不可置信的看向儿子。

可一切都晚了,妈妈已经开始挽起手袖,对爸爸怒视眈眈了...

不得不说这位爸爸还是真的”不小心“啊!这虽然是一个笑话,是也确切的映射出了孩子,总是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就习得了我们的某一些习性,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在生活中,如果家长的生活习惯不检点,孩子也会很快就学到手。不单单是行为方面,在语言上同样如此。

在爷爷的生日聚餐后,家里的孩子排着队给爷爷送祝福,却送出了让“祝爷爷早生贵子”的大笑话来。

在孩子没进入社会之前,家庭就扮演着社会的角色,孩子最初从父母相处模式上习得社交的方式,包括父母相互之间的相处模式,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父母与家人的相处模式,父母与其他非家庭成员的人的相处模式。

为了让孩子不做出超纲行为,家长们,要在日常生活收敛自己的不良习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