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兴许会让旁人感到欣慰,但是懂事的孩子大多是因为与父母的关系错误所致的,他们往往充当起父母的父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父母不能为孩子提供应有的庇护。
如果说父母是情非得已,例如一些家庭里面,由于父母患病无力照料孩子,那么孩子反过来照料家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因为父母本身就是没长大的孩子,那就让人为孩子感到不值。
最近就有一个懂事的5岁小女生为爸爸求情而刷爆了朋友圈,本该被保护的年龄,却勇敢地保护起了父亲。
在唐山的李某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给父亲送行,在火车站台上,父亲问列车员铺位的时候,由于列车员正忙着检票,回答的让李某不满,随即就和列车员发生了语言冲突。
不想多生是非的李某被扶持拉到一旁,而5岁的女儿则一直在旁边劝说父亲,可李某并没有因为一老一小的劝导而平息自己的怒火。
到了马上就要发车的时间,越说越火的李某竟然冲上前去对列车员挥拳相向,5岁的女儿面对这样的状况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在一边急得跳脚,不断对着爸爸喊话。
随即接到工作人员报警的民警过来了,列车员被送往医院检查伤势,当民警反过来询问情况的时候,5岁的女儿主动上前提供父亲的信息,语罢还哭着向民警给爸爸求情,用哽咽、稚嫩的语气给民警说道:
“你们能不能给他讲道理?我爸爸也知道错了。”
现场的民警也为之动容,安慰孩子道:“不要紧,没事的。”
所幸列车员伤势并不严重,在调节之下李某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列车员郑重的道歉,主动承担起列车员的医药费。
在这样的事件中,孩子反而成为了父母的父母,为父母的过激行为进行劝解,为父母的错误承担起责任,这位父亲确实要感谢自己的女儿,若是没有女儿的求情,或许当场他就会被带走。
孩子都是非常自恋的,他们会认为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都是自己的责任,而好的父母会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应该是他们负责的,什么事情与他们无关,进而帮助孩子走出这份自恋,让孩子成为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提出过:称职家长的五项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安心做一个孩子:
他们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
他们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
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
他们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倘若这五个基本层面有任何一个缺失,孩子都需要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应尽的责任。
在生活中,你身边是否有懂事的孩子?细心的你,又发现了他们承担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