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年龄在 60 岁及以上的人群属于老年人。
老年人是糖尿病人群中的主力军。
老年糖友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相伴,身体的代谢能力日渐变差,视力和腿脚也不那么灵活。
在健康头条看来,老年糖友是重点的保护对象,必须重点盯防,在与糖魔抗争的道路上,他们与一般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有所不同。
许多老年糖友担心,自己身体过胖,血糖过高,都是吃出来的,于是苛刻地控制饮食,身体日渐消瘦,每每此时,心中还暗喜,毕竟“千金难买老来瘦”!
建议:
没错,饮食控制确实是减轻体重、降低血糖的方法之一。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肌肉量逐渐减少。
步入老年后,如果刻意节食减肥,没有适度的能量及蛋白质营养摄入,容易发生少肌症——肌肉减少、肌肉功能减退引发的综合征。
常表现为乏力、站立不稳、易跌倒等,影响日常生活。
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建议,老年糖友保持体重即可,而无需刻意减重,更不要通过不吃饭等方式来减肥。
注意适当地摄入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 1.0 ~ 1.3 克)。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包括动物蛋白(如鱼肉、猪肉等)及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如豆制品)。
规律运动,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好帮手。
老年糖友常患各种心肺疾病、骨关节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
过于剧烈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快跑等,容易加重身体负担,使疾病恶化。
建议:
老年糖友应该多做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等。
运动时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运动后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疲乏及肌肉酸痛在短时休息后即可消失,若感觉无法耐受,尽快减低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可设定为每周运动 5 天,每次 30 分钟。
血糖控制得好不好,糖化血红蛋白是关键。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 7 %。
那么,老年糖友是否也是这个标准?
并不!
建议:
某些老年糖友在严格的血糖控制下,容易发生低血糖。
可根据情况放宽血糖目标:
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功能已经出现衰退,再加上糖尿病的破坏,老年糖友在某些突发状况下,身体发出的信号可能并不典型,而是表现得很“诡异”。
比如:
建议:
老年糖友要对身体的异常表现提高警惕,一旦表现“诡异”,先自查一下血糖,若血糖低于 3.9 mmol/L,就是低血糖来了,赶紧进食糖果、点心,再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妙招,小编推荐你好好看看这门课——《名医亲授:47个糖尿病防治妙招》
点击下方免费试看课程
糖尿病的那些事情一次讲清楚!
糖尿病的常见疑惑+误区+防治妙招
这个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杨晓辉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丁毅主任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亢泽锋主讲的,拥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值得信赖。你的担忧和疑惑,他能提供科学详细的解答,以及可操作的糖尿病防治指南。
杨晓辉主任,有着丰富的治疗糖尿病经验,听他细细剖析“糖尿病”的秘密,你将轻松走出糖尿病普通人常犯的高频误区,避开多数人难以察觉的坑,少花冤枉钱。。
看完这些课,不仅能明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饮食方案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等诸多问题,让你摆脱焦虑。
还能明白糖尿病足、糖尿病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血糖高分别有哪些表现,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给出了对应的详细可操作的糖尿病防治技巧(吃、睡、补、按),以及对应的药物。
原价99元,粉丝限时特惠29.9元,一经报名,永久回看
无论男女老少都可能患糖尿病,提到糖尿病,很多人会觉得尴尬,甚至觉得自卑,总感觉抬不起头来,内心别扭......
这时,你可以选择在家先听听医生怎么说,戴上耳机就能随时随地观看课程,很私密。
只要在零碎的时间,花个几分钟就好,每天了解1个糖尿病小知识,防治糖尿病很轻松!
科学、靠谱、值得看,名医亲授,在家就能获得专家建议
最省心、靠谱的做法还是听听医生的建议。
现实中,很多人会问朋友,结果对方也只是道听途说。也有人会自己去网上查,然而又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分辨网上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结果一不小心就错信偏方,没效果还伤身。
可很多人要么没时间去医院,要么每次去都是“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很多疑惑都还没来得及问,就让回来了。
而这门课,就能解决你关于糖尿病的各种疑惑,怀疑自己糖尿病,想防治糖尿病,都适合看这个课。
在生活中,要改掉饮食、作息等导致糖尿病的不良因素,实在是太难了!可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该在护糖上多花点心思,防治糖尿病了~
常见问题
Q:购买课程后,在哪里收看?
A:支付成功后,请关注【大医本草堂】头条号。后续课程的收听都是在今日头条APP内收听。打开今日头条APP后,请点击“我的-已购内容”即可听课。
Q:课程多少集?如何更新?
A:一共5节精品课,干货满满,正课已全部更新完毕。
Q:课程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A:永久有效,随时看都可以。
Q:课程支持退款服务吗?
A:已设置试听课,请试听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线上课程不支持退款,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