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国歌”之类的概念,因为它是非常“西方”的东西,而且中国曾经相信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国家,其他所有国家都是中华帝国的朝贡国或野蛮人,因此不需要国歌就可以将帝国与这些国家区分开,不过自清末(19世纪)开始与西方国家频繁接触以来,中国就开始拥有国歌。
一,《普天乐》
圣天子,奄有神州。
声威震五洲,德泽敷于九有。
延国祚,天长地久。
和祥臻富庶,百谷尽有秋。
比五帝,迈夏商周。
梯山航海,万国献厥共球。
歌词大意(以下歌词翻译皆为大意翻译,某些歌中还有古汉语词汇,因此翻译的不是很准确,请谅解,如果各位读者朋友有更好的翻译请评论区中留言):圣明的中国皇帝,他的威信震撼了五大洲,他的恩德遍布世界各地,帝国将永远持续下去,也将永远和谐繁荣,皇帝的贤德胜过三皇五帝,也胜过夏商周三代,跨越山海,使所有国家处于和谐的世界。
曾吉泽(1839–1890)
1880年清政府驻英国和法国大使曾吉泽(曾国藩长子)在访问一些国家时,他发现每个国家都会在正式场合演奏“国歌”,非常羡慕和感动,因此他认为中国也应该有国歌,后来他撰写了这首《普天乐》,并将其上奏朝廷,不过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在19世纪后期,这首歌开始在国外被广泛用作“中国国歌”。但老实说,这不是杰作,由于节奏慢和重复的旋律,被当时的海外华人广泛批评。
二,《李中堂乐》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歌词大意:金銮殿庄严巍峨,朝元阁重重叠叠,仙人手捧芙蓉玉盘,今天是太平天子祭拜朝元阁的日子,御车雕饰精细,色彩斑斓,六匹骏马,高大雄壮,气宇轩昂。
李鸿章中堂大人(1823-1901)
1896年李鸿章在沙俄参加国际典礼时,为与国际接轨,临时找了一首七绝诗改编为国歌,用李鸿章家乡的一部地方戏曲合奏,这首歌稍微正式一点,至少后来被大部分清朝外交官使用。
三,《颂龙旗》
于斯世界立万年,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威,唱我帝国歌。
歌词大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旗帜,长江黄河繁育文明,四亿公民是神灵的后裔,我们的帝国拥有广阔的地区和丰富的资源,我们将弘扬帝国的国威,并吟诵帝国的国歌。
1906年,清政府成立陆军部,并责令陆军部谱制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不过清朝官员后来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四,《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海滔滔。
歌词大意:国土如金瓯巩固,受天复庇。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悦。喜见同袍,有幸遇着太平时世,真是和乐自得。帝国蒙上苍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翻腾不息。
《巩金瓯》曲谱
这首歌于1911年诞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合法国歌,由清朝贵族溥侗谱曲,严复填词而成。不过在这首国歌成曲后仅六天,清朝就被推翻了。
五,《五旗共和歌》
寰球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歌词大意: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早的文明。追赶欧美的古老民族将进入新时代。飘扬的五色旗是荣耀,将照耀着我们的壮丽景观。我们同胞应该努力振兴我们的文明,永远维护世界和平。
中山先生和袁世凯
1912年,此时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刚刚在南京成立不久,在蔡元培的主持之下对公众征求国歌意见,后来该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完成,但该歌未完成定稿便作废。
六,《卿云歌》
卿云灿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歌词大意:卿云灿烂如霞,瑞气缭绕呈祥,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以后的中国,不再是一个人的天下了。
《卿云歌》新版简谱
该首国歌诞生于袁世凯时期,其歌词改编自《尚书》中的上古诗歌《卿云歌》,由当时的众议员汪荣宝谱词,比利时音乐家约翰·欧士东配乐而成。后来该歌进行过改版,不过只是把“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删除,增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重复段而已。
七,《中华雄立宇宙间》
中华雄立宇宙间,大纲八埏。
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
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中华雄立宇宙间》华胄来从昆仑巅
袁世凯获得更多权力后,他开始考虑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因此有必要制定新的国歌,该歌于1915年诞生,由中国传统音乐家王露作曲而成,只是在后来他将歌词中的“共和五族开尧天” 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 ,这展示了他梦想成为皇帝的野心。
八,《三民主义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该国歌由于1928年发行,使用1926年孙中山的演讲词《三民主义歌》作为国歌,下令全国传唱,直到1949年被新中国《义勇军进行曲》取代。
本文资料和图片素材均来自于网络,由作者整理发出,如有不严谨之处或侵权行为,请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