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代: 王禹偁《清明》
清明节到了,人间的一切一下子都开始与之息息相关。周围的人都在说着清明节,生活也都围绕着这个节日规划并展开。或去上坟,或去游玩。我则独异于人,除了知道这天是个节日,之外再无其他特别之处。对我也毫无影响,亦是如往日一样寻常度过。仍是闭门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之事。既不关心外面花开得正好,也不为之饮一杯酒以庆贺。如看淡红尘的野寺孤僧一样,对世间一切都没有任何兴味。
今天清明,昨天是寒食。寒食节也是人家的事,也一样与我不相干。我仍是照常闭门读书,天黑正常点灯,人家则尽日不点火。昨天也是寻常一样,倏忽就过去了。只记得天晓时邻人向我借新火,我隔着窗分读书灯上的火与他。
人生于世,有许多不自由,然而还可以选择怎么应对。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合乎自己的心意,不趋俗,也不在意他人眼光。做自己喜欢事,忍受他人眼中的不堪,我自得其乐,人固不能知。此正是颜回、原宪安于穷巷之意。一瓢饮,一箪食,人不堪其忧,他们不改其乐。他人庆祝佳节,快意春游,赏花饮酒,热闹、享受,是得到了自己的快乐。我则唯觉得闭门读书,符合我的心意,虽然孤独、清苦,但能得到自己的快乐。快乐相同,不同的人,获得的形式不同而已。不关雅俗,没有高低,不过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