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近几年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倾向。研究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总人数已达250万人,55岁以上人群中10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帕金森病患者。为了更有效的预防帕金森病,大家应该关注并了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最早系统描述本病的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他于1817年发表名为《震颤性麻痹》的文章,当时还不知道本病应该归属哪一类疾病,因此称本病为“震颤麻痹”。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老化
2、接触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
3、脑外伤
4、遗传因素
首先,在大家的意识中,帕金森只是专属于老年人的疾病,所以年轻人或家长会认为帕金森病和自己或者孩子搭不上不关系,平时也没有及时关注帕金森的症状,一旦发病就会措手不及。
其次,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长期且频繁的熬夜,有抽烟酗酒的坏习惯,经常进食高油脂、高盐等重口味食物,总是久坐不动而没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加上精神压力比较大或用脑过度,往往会损伤脑部健康并引发帕金森症状。
最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也是帕金森的一大诱因,目前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发病人数占帕金森病总人数的5%到10%左右。
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如果大脑出了问题,即使我们的胳膊、腿是完好的,也有可能动不了,大脑由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在中脑中的黑质,能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用来参与协调和控制肢体运动。
1.震颤
当手臂或手指在安静的状态下有不自觉的抖动或震颤的表现时,需要警惕是帕金森引起的,通常情绪紧张或兴奋时会有震颤加重的表现。有些人会有全身抖动震颤的症状,不过手部的震颤最为明显直接。
2.肌肉僵硬
由于肌肉的张力变大,患者的躯干以及四肢的柔韧性会下降,常导致肌肉僵直或过度紧张,一般是单侧的肢体开始有关节僵硬和肌肉发硬的不适,好似抽筋般难受,简单的坐起、解纽扣或者其他动作的完成度不高。
3.动作迟缓
以前可以迅速完成的解纽扣、系鞋带的简单动作,现在需要花更长时间的完成,即相对于以前变得不利索或缓慢了许多,甚至变得更加费力,有时候要再次起步会发现抬脚困难,甚至很难迈出步伐。让患者书写字体,会发现写字变得困难且字体越写越小,即“小写症”。
4.步态异常
步伐异常可以说是帕金森病较为常见且标志性的指征,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有重心不稳的情况,所以特别容易跌倒或双脚会突然停滞,有时步伐会变小或碎步往前冲,由于无法及时停下就会呈现慌张步伐的姿态。
5.嗅觉异常
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后有嗅觉减退或者完全丧失的表现,变得很难辨认食物的气味或味道。另外迷走神经背核受损会干扰植物神经功能,使胃肠蠕动变得缓慢并引发顽固性便秘症状。
帕金森病主要影响患者身体的活动能力,但大部分患者的思想、智力均正常、思维清晰;而老年痴呆症患者则会日益健忘、智力退化、甚至出现性格改变。然而,也有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会在患病后期出现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是患者不及时就医或拒绝治疗,此病却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生活不能自理。这类的老年患者最后往往死于严重的并发症,比方说骨折、肺炎、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