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癌的方法很多,但不能随便应用,一定要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并结合病人身体情况来使用。
把肺内的病灶,连同转移的淋巴结完整地清除,这是目前唯一能够根治肺癌的手段。现在外科手术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手术死亡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开胸探查率都有了明显的降低。
1.适应证
具有下列条件者,一般可作为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无远处转移者,包括实质脏器,如肝、脑、肾上腺、骨骼、胸腔外淋巴结等;癌组织未向胸内邻近脏器或组织侵犯扩散者,如没有主动脉、上腔静脉、食管被侵犯和癌性胸液等;无喉返神经、膈神经麻痹;无严重心肺功能低下或近期内心绞痛发作者;无重症肝、肾疾患及严重糖尿病者。
2.禁忌证
具有以下条件者,一般应慎作肺癌手术或需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年迈体衰,心、肺功能欠佳者; X线所见除原发灶外,纵隔亦有几处可疑转移者;小细胞肺癌除非是早期、“局限期”,宜先行化疗或放疗后再确定能否手术治疗。
放疗就是用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治疗的目的,分为根治性治疗、姑息治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及腔内放疗等。现在新一代放疗机器准确性高,像导弹定向爆破一样,只杀伤癌组织,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大大减轻了由放疗引起的副作用。
1.适应证
(1)根治性治疗 其适用范围为有手术禁忌或拒作手术的早期病例;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血象白细胞计数大于 4000,血红蛋白大于 10g/L者。
(2)姑息治疗其目的差异甚大,有为根治治疗,为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亦有仅为减轻晚期病人症状,甚至引起安慰作用的减症治疗。姑息治疗的照射次数可自数次至数十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设备条件等来定,但必须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原则。治疗中遇有较大的放射反应或生活质量下降时,可酌情修改治疗方案。
专家提醒
生话质量在中等以上,事前要周密地制订计划,事先要考虑一切问题,制定后严格执行,不要轻易变动治疗计划,即使有放射反应,亦应以治癌为目标,密切观察。
(3)手术前放疗 旨在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造成肺癌播散的危险。对估计手术切除有困难的病人,可术前计划放疗。放疗距手术时间一般以 50天左右为宜,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4)手术后放疗 用于术前估计不足,手术切除癌灶不彻底的病例。应于局部残留灶作好标记,以便放疗时能准确定位。
(5)腔内短距离放疗 适用于局限在大支气管的癌灶,可采用后装技术,通过纤支镜将导管置于支气管病灶处,用铱作近距离放疗。与体外照射配合能提高治疗效果。
2.禁忌证
严重消瘦或已出现明显恶病质者;伴有急性感染或有脓毒出血症者;白细胞计数小于 3 000,血小板计数小于 7万;已有全身性广泛转移者,放疗为相对禁忌证;严重心、肾疾病及出现大量胸腔积液。
化疗是化学疗法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癌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
缺点是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过程中身体衰弱、精神萎靡、出虚汗、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红细胞、血色素下降接踵而来,甚至迫使病人停止治疗。
所以化疗杀癌细胞是敌我不分。但近年来化疗药物更新换代,化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副作用明显降低。
专家提醒
“老的”化疗药用的时间长,应用有经验,优、缺点都清楚;新化疗药有的很贵,有的用后治疗效果虽然好,但有依赖性,不继续用病情会反弹,而且经济上也难以支付。因此,既要接纳、试行,还要不断研究、探讨才能肯定它的真正价值。
1.化疗适应证
有胸腔或心包积液者需采用局部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在中等以上以上;预期生存时间在一个月以上者;年龄小于 70岁者,如果身体条件好可以大于 70岁。
2.肺癌化疗的禁忌证
年老体衰或恶病质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骨髓功能不佳,白细胞在 3 000以下,血小板在 8万以下者;有并发症和感染发热、出血倾向等。
目前肺癌治疗整体的三大支柱就是外科手术、化疗、放疗。进入21世纪,我们开始有了其他的治疗手段,一些高新科技在肺癌领域的应用,如物理方面的伽玛刀、X刀、中子刀、质子刀。这些器械适用于不能做手术的肺癌病人,如果能够做手术,还是通过做手术得到根治性的切除。
近二十余年来,我国医治癌症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凡是要长期取得良好疗效,至今仍是靠两个综合:一是治疗手段的综合,即适时、正确运用治疗方法,使各种治疗方法之间有机综合,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二是生活方式的综合,即做到心态好,坚持适合自己的有氧锻炼,合理营养,树立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按计划检查治疗,积极治疗非癌疾病,目的是最大程度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预防转移和复发,健康长寿。
身体保持健康是因为有防御系统能消灭“敌人”,担任这项工作是免疫系统,它能分辨敌我,发现并消灭敌人。我们通常说提高免疫功能,就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发生疾病,或是得病后能很快恢复。
人体对癌症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的人,免疫力有强有弱。癌症免疫治疗是设法调动人体内各种积极防御因素,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消除手术或化疗后残余的癌细胞,防止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癌症的免疫治疗概括起来可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两大类。免疫治疗是一种扶正措施,副作用少,但是免疫治疗只能作癌症治疗的综合措施之一,因为其作用缓慢,杀死癌细胞少,必须同其他疗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适当配合,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深度阅读
癌症免疫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生物细胞因子调动身体自身的免疫力量达到抗癌作用,与放疗和化疗相比,副作用很小;通过主动免疫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广泛转移的癌症;采用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目标明确,对癌细胞以外的正常细胞无影响;对不宜进行手术的中晚期癌症病人,能够明显遏制癌症的进展,延长病人生命。
肺癌的免疫治疗是应用某些生物制剂或药物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抗癌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癌细胞。癌症的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癌方式,但这些方法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大量的癌细胞也难以奏效,因此,临床上先用常规疗法清除大量癌细胞,再使用免疫治疗清除、杀伤少量的残留或扩散的癌细胞,以提高、巩固癌症治疗的效果,减少癌症复发和转移。
中药治疗癌症主要是扶正和祛癌两方面。癌症是一种严重的消耗性疾病,癌症病人大都体虚,中药可扶正补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调动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提高抗癌能力。
中药能提升和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达到间接抗癌目的,这属于“扶正”范畴;另外有很多中药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除肿块,直接杀灭癌细胞,这属于“祛邪”范畴。所以中医药扶正祛癌是治疗癌症的基本原理。
中医药一般治疗效果较慢,往往不被重视,只用于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其实在中医的正确运用下,手术前后、放疗、化疗中均可配合使用中药,在康复治疗、并发症的治疗中,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施以“对证下药”往往会收到非常理想的疗效。
肺癌在肿瘤学中属于实体瘤,即有具体部位和可测定范围、大小,所以应按实体瘤的标准判断治疗效果。
(1)完全缓解:指可见的病变完全消失,超过一个月;
(2)部分缓解:指肿块缩小 50%以上,时间不少于 4周;
(3)无变化:指肿块缩小不及 50%或增大未超过 25%;
(4)进展:指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 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