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人物张云泉的海军岁月

2019-04-26   人民出版社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中国,处于“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局面。敌人的军舰经常入侵我国领海,当时整个中国处于要准备打仗“全民皆兵”的状态中。

1964 年,16岁的张云泉被选为海防基干民兵,通过刻苦参加军事训练,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核关。

不久,通过连贯军事技术操作表演,他博得上级领导的赏识,被吸收为如东海防团战士。

穿上了那个年代最时髦的草绿色战士服的张云泉,无论是执行任务,还是队列动作,举手投足间,都显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超越队伍里其他人的英武之气。

遇有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他也经常被点名做队列动作表演,不少领导看到他的表演,都夸奖他练得不错,看他的形象也顺眼。有的老同志还经常拍拍他的头说,小伙子不错,好好干!

加入到海防团后,恰逢海军征招特种兵。充满正能量的张云泉,在众多适龄青年排队目测时就被海军和空军部队来当地接兵的首长看中。很快,他换上了海军水兵服。

张云泉刻苦学习军事技术,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技术骨干,被选到当时我国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纯进口的导弹快艇,从事导弹发射试验,并被培养到人们习惯称呼的“发射长”这样的重要岗位。

张云泉应邀参加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

这是很少有人能触碰的、当时海上最先进的导弹发射岗位!至今近半个世纪了,张云泉仍然觉得无比光荣,首长的训词至今印刻在脑子里。

首长:小张,你现在是在经毛主席、中央军委决定购买的中国第一艘导弹试验快艇上当兵,这是极其光荣的,但导弹试验也是有风险的。这项工作总得有人去做,你必须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完成任务!

张云泉:请党放心,我一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我的职责。

正当他发誓要做新时代的“邓世昌”时,“文革”后期极左路线的妖风刮到了部队。诸多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他被过早地脱下了军装。

离开战舰时,张云泉含泪亲吻了舰舵盘和导弹发射架。站在码头上向军港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国庆 60 周年晚会,张云泉与海军战友战斗英雄

麦贤得合影

临别时,昔日的战友为了执行工作组要与他“划清界限”的指示,没人敢送别,只在私下暗叹:失去了一位有勇有谋、很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军事人才。

张云泉同志 1969 年部队服役,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自觉刻苦地钻研技术,以优异的训练成绩成为那个年代共和国第一艘导弹快艇的导弹发射长。

张云泉与航天英雄杨利伟共同出席一百位感动中国人物表彰活动时合影

在当时海军装备落后、技术条件还相对较差的情况下,从事导弹发射试验具有一定的风险,但他感到这是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

越是危险的时候,他越是争取让自己去做。这些坚如磐石般的理念,始终贯穿和影响着他后来近三十年的群众信访工作与实践。

海军成立 60 周年时,与海军两位上将合影

军旅生涯给予他英雄般的情结和梦想,为他的人生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无论在哪里工作,他都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英雄情结始终不忘。

2012 年 11 月,张云泉作为代表出席党的十八大

这种思想境界为他后来在工作中坚持“多做奉献就是共产党人的享受”的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 |《信访战线9000天——“时代先锋”信访局长张云泉》

点赞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