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广东人出了名的就是喜欢吃
老婆饼、煲仔饭...
甚至有些人最爱吃"福建人"
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四川人""重庆人"太辣了吧
其实这只是网上的一个段子
真正的广东人很好相处,做事也不太张扬
特别是我们广州人民多数生活休闲
喜欢旅游聚会走亲访友,也不排斥外来人员
想了解广州人是怎么样的?
下面这几条老广特点,中了举手看看
买东西必讲价
在广州,上至7、80岁的阿伯阿婆
再到中年阿叔阿姨
下至20来岁的靓仔靓女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没错,我们真系好中意讲价!
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贪小便宜
主要是享受讨价还价的乐趣
即便是便宜了一块几毛钱也觉得赚了
转头就买杯20+的奶茶奖励一下棒棒的自己
不失礼貌又能省钱的砍价方法
也只有广州人才会运用变通!
越有钱越低调
在东北,戴着大金链子大金表的人
一看就不简单
在广州,破洞背心短裤+人字拖
十有八九就是你的房东,或者是你房东的茶友
开着玛萨拉蒂去买菜
十栋楼收租卖12块钱的鸭仔饭
宝马只是用来买菜的
前几年一个家境不错的本地朋友
想母亲节买个包包给她妈妈
背着耐克双肩包去奢侈品点被柜姐嘲笑
她妈妈知道这件事之后
领着她在对面的店一下刷了十万块钱
领着大包小包回去那家店找经理投诉
经理带着她们母女俩进去VIP小房间致歉
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
真的,在广州做销售
"以貌取人"是行不通的!
你jio得我的"普通发"怎么样
粤语有9个音调
而普通话中加上轻声也只有5个间调
讲粤语的人在寻找普通话音调时比较困难
十多年前来广州就会觉得广州人都在讲粤语
感觉很"排外",很难融入到圈子里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现在街头下棋的阿伯都会两句"塑料普通话"
更不用说新一代都是统一普通话教学
甚至有不少的小朋友普通话比我还好
但是,很多新一代反而忘记了魔性的"粤语"
日复一日下去
如果连文化、语言都一模一样了
不再有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广州,还是广州吗?
细思极恐
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别忘掉粤语!
一日从不止三餐
广州,真的是个该死的诱人小妖精
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肠粉
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滑的双皮奶
粥底绵烂鲜甜,底料丰富的艇仔粥
入口充满着荷叶的清香,口感扎实的糯米鸡
滋味深长,香气扑鼻的锅巴煲仔饭
汤底清鲜,入口爽滑的云吞面
.......
如今,广州小吃依旧魅力不减,让人趋之若鹜
一个地方的文化
往往能够通过美食来表达出来
品尝地方美食了解这个地方的方式
这个让人无法抗拒的城市
一天五顿饭一点都不过分!
老火靓汤不能少
看过TVB电视剧的朋友们
除了"我煮碗面给你吃"
还有一句台词也是分量很重的!
就是"阿妈煲了汤,记得今晚回来吃饭"
全国都知道,广州人爱煲汤
除了与当地湿热气候有关
更是与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温情有关
煲了汤从来都不是重点,重要是回来吃饭
就只是想多见子女两面
受到传统文化影响
也许父母并不会把爱你,想见见你
这种话挂在嘴边
对你的关怀全部都在汤里面
衰仔/女,多d关心下老豆老母
今晚翻屋企食饭啦!
没有什么不能用凉茶解决
众所周知,广州"地气湿热"
久居容易"上火"
头晕身热,喉咙不舒服
这时候,楼下的凉茶铺打救你
一只只排列整齐的热水壶
凉茶款款皆为经典
伸出舌头就会帮你配药
特效凉茶有时还会加几勺秘制药粉
一口下肚,苦中带咸
瞬间让你怀疑人生
对于广州人来说,一年四季
只要不是疑难杂症,一杯凉茶下肚
人都马上精神爽利
阿妈:鼻湿湿,快d去买支凉茶饮!
#广州人什么都吃#
#广州人特别排外,叫外来人捞佬#
#普通话都很普通#
#天天喝早茶#
#红包普遍2块钱#
......
其实网上还流传很多关于广州人的刻板印象
大部分的广州人,跟这个城市一样对于外来人员
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包容开放的
每天早上都路过一家小士多买柠檬茶
老板娘是一个本地的婆婆
很努力用塑料"煲冬瓜"跟外来人员沟通
务实和蔼,主要是特别的低调
(后来听说士多上面的八层楼都是她收租的)
如果北京是一个黄袍加身的达官贵人
那么上海必然是穿着精致旗袍的高尚贵妇
而广州,则是对门那个嘘寒问暖的鸡汤老师奶
繁华却不妖娆、富裕却不招摇
正是因为广州赋予了人这样安详舒适自信的性格
才造就了今天在多元文化下
开放、包容和自由的广州
广州,让所有身处这里的人们都变成了广州人
不张扬,不显摆,笑迎天下客
这,才是真正的老广
———— / END / ————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