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专业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样的飞机新鲜事!
2019年10月15日,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NYSE:LMT)宣布,C-130J“超级大力神”已于近日实现了一个里程碑:全球机队累计飞行突破200万小时。时间计算从1996年4月5日首飞起,到今年第三季度止,纪录由18个国家的22家运营机构400多架C-130J共同创造。
洛马公司在新闻简报中称:这些“超级大力神”通过作战、运输、空中加油、特别行动、医疗后送、人道主义救济、搜索和救援、气象侦察、消防和商业货运等多项任务证明,C-130J“Super Hercules”是当今世界最可靠、最具能力的通用运输机。
洛马公司空中机动与海上任务业务线副总裁兼C-130J总经理罗德·麦克莱恩(Rod Mclean)在大力神运营商大会(HOC)上宣布了这一里程碑式的纪录,该活动是一年一度的C-130运营商行业盛会。
麦克莱恩说:“C-130J已经赢得了‘世界老黄牛’的美誉,这一最新成就有力地证明,‘超级大力神’的全球影响力无与伦比。我们的机组人员在执行每次飞行任务时,都会继续向世界展示C-130J的能力和多功能性。洛马公司为所有运营团队的工作感到骄傲。”
目前运营C-130J“超级大力神”的18个国家是(按交付顺序排列):
英国、美国(美国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挪威、加拿大、印度、卡塔尔、伊拉克、阿曼、突尼斯、以色列、科威特、韩国、沙特、法国、巴林。
C-130J“超级大力神”交付的第一家用户是英国皇家空军。
美国空军的11架C-130H(前)和13架C-130J(后)。
美国空军拥有全球最大的C-130J机队,由空中机动司令部、空战司令部、教育与训练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空中国民警卫队和空军后备队共同管理。
好到无可替代:
C-130J“超级大力神”由C-130“大力神”系列的“H”型演变而成。1970年代,美军曾启动取代C-130的下一代战术运输机研发计划,称为“先进中程短场起降运输机”,但最后的测试结果令人尴尬:由于C-130的经济效益太好,使用了很多新技术的新机型反而不如它。
由于C-130的设计成功到难以取代,洛克希德公司在1980年代将一架C-130H改装成高技术验证平台(High Technology Test Bed),以此为起点探索“大力神”的换代版。1996年“H”型停产,最新量产的“J”型被命名为“超级大力神”。
“J”型采用四台罗罗-艾莉森的AE-2100D3涡桨发动机,它是V-22“鱼鹰”上的AE-1107C的衍生型;采用法国道蒂航空新设计的六叶式R391“微叶桨”(Microvanes),巡航时可降低3.3%的油耗与发动机耗损。最大起飞重量提升到74.4吨,突击着陆重量提升到64.4吨,C-130J的飞行速度、作战距离都有十分明显的进步。
受惠于航电系统的升级,C-130J的机组成员减少为3人。
升限:26000英尺(8000米);有效载荷:44500磅(20227公斤);
速度:在22000英尺(6706米)处速度为0.58马赫(710千米/小时);
航程:最大有效载荷下2100海里(3890千米);有效载荷为4万磅(18吨)航程:2390海里(4425千米);
最大载荷:8个托盘或128个作战士兵或92个伞兵;
基本型制造成本:6730万美元/架。
2011年11月1日,第250架C-130J“超级大力神”走下总装线。之前的“大力神”系列于1954年首飞到1996年停产,累计生产了超过2500架。
2012年12月12日,洛马公司在乔治亚州玛丽埃塔的C-130生产大本营(即美国空军第6工厂),伊拉克空军接收他们的第一架C-130J。
更多纪录很快到来:
首飞至今23年,已交付超过400架,累计飞行200万小时。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机队规模的扩大和服役时间的延长,新的纪录必将不断诞生,就像它的前辈“大力神”创造的各种纪录一样。
来源:21世纪军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