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齐白石纪念日,他离开的日子很多人都会写文章蹭一波热度。但是真正有人思考过,当我们在怀念齐老的时候,我们在怀念他的什么?如今遍地都是齐白石作品拍卖价格、齐白石的爱情、婚姻故事。这真的是“怀念”的意义吗?
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
他笔下栩栩如生的虾、朴拙的山水画让人喜爱,喜爱的不是作品未来价格几何,而是一种自然归真的绘画之美。他在篆刻和书法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
齐白石不是众人口中说的“画匠”。齐白石是个伟大艺术家。
齐白石 虾
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人物,网络骂战也因他层出不穷。
可是人生步入耄耋之年,在最后的日子里依旧坚持艺术创作,期间的画作拍出了2240万的高价……这幅价值千万的作品被网友喷成“齐白石最差的画”。
齐白石 九十八岁葫芦图
结了三次婚,老人83岁时,宝珠夫人又为他再添一子。相信这些走进齐白石生命中的女人们,都是奔着爱来的,一个人的感情生活,是他的私事,齐白石也应是如此。
齐白石与家人在跨车胡同内合影(成人左起:齐白石、胡宝珠、家旭)
他的弟子很多都是名人:李苦禅,许麟庐、李可染和梅兰芳、新凤霞等。李苦禅、许麟庐和李可染,是齐白石的得意三弟子,继承和发扬了国画的传统,他们师徒四人之间,流传很多师徒佳话;而京剧大师梅兰芳和评剧皇后新凤霞,更是他们所在的领域的翘楚,他们也愿意向齐白石学习,说明齐白石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人格魅力,在业内外受到一致认可。
齐白石与新凤霞合影
齐白石,从一个乡下的放牛娃,到中国画拍卖最高记录9.3亿的保持者。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齐白石 英雄独立
怀念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齐白石所处的时代,是新旧交替,中西思想碰撞的时代,也是大师辈出的时代,和齐白石同时代的大艺术家有:张大千,徐悲鸿、吴昌硕、陈师曾、陈半丁、黄宾虹、林风眠等人。其中密友陈师曾,对齐白石绘画方面的影响最大。这些人,随便叫出一个人的名字,都是响当当的,这是一群对中国绘画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
齐白石的艺术得到了陈师曾、徐悲鸿、梅兰芳等的大力推崇
真的很想穿越回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一睹众多大师的风彩。而当今时代,艺术形式更加多样,中西交融,只是,国画已不再像那个时代一样,占据主流。
怀念齐白石对艺术的赤子之心
齐白石来自乡下,放牛的时候对河里的虾啊,虫啊,草啊,观察细致,为他以后作画积累了大量原生态的素材
齐白石 双藕图
齐白石最后来到定居北京,在画坛占有一席之位时,故乡的花鸟虫鱼,依然是作画中常见的素材。没有丢掉自己的农民意识和对艺术的赤子之心。他的画雅俗共赏,在各个阶层都很受欢迎。
齐白石 农家好样
齐白石属于成名比较晚的类型。40多岁还在学习绘画的道路上,不断精进。50多岁当起北漂。现实中,很多40、50多的人群,大部分都早已没了追求,不再接受变化,而是接受自己变老。
齐白石 枇杷蜻蜓
怀念的是齐白石的艺术作品贴近自然,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有一个齐白石用白菜图换白菜的故事,蛮有意思的。说的是齐白石定居北平后,冬日里风沙飞扬的一天,正在画画的齐白石,听到外面有人在叫卖大白菜,他灵机一动,古有王羲之爱写《黄庭》换白鹅,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图换他一车白菜,兴许能留下个画坛佳话。
齐白石 清白家风 1936年作
于是,他来到摊前,买菜人招呼他,齐白石试探性的问:“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
当然不肯啊!卖菜人生气的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倒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真白菜!”齐白石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地走了。
白菜蜻蜓
那时候,文人谈钱,是件有辱斯文的一件事。但是,文人毕竟也要生活。怀念那个时候的艺术家,艺术创作只是单纯的兴趣爱好,即使以卖画为营生,兴趣也是最大的动力,那时候的普通民众,没有很多钱去买画,可能不太识货,但是不会随意去评判一个艺术家。
齐白石作品 虾
时代在变,审美在变,但精神不变。我们怀念齐白石,最该怀念的是,齐白石所在的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画派虽有不同,但同行间相互提携、学习;最该怀念的是,齐白石对于艺术的赤子之心,活到老学到老;最该怀念的是,齐白石的艺术作品贴近自然,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我们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