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注意: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妈妈在教育时,没资格跳出瞎指挥

2019-10-17   爱学新课堂

成功无捷径,学习有方法。大家好,欢迎来到爱学新课堂!

前面我们讲了如何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习惯,谈到了很多唤醒孩子责任心的方法,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父母也要做认真负责的好榜样。父母能否做认真负责的好榜样,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至关重要。

2017年网络上流行一个词汇,叫丧偶式育儿。它的意思是说,在家庭教育中,夫妻一方教育的缺失,多数情况下都是爸爸对教育不管不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辅导作业、开家长会上培训班等等都是妈妈在负责照看,父亲极少露面,这样家庭里的妈妈都自嘲自己形同丧偶。

2018年网络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叫诈尸式育儿。意思是说有些爸爸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顾,却在妈妈教育孩子时,冷不丁跳出来指挥几句,甚至是指责一番。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其中有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最崇敬的榜样,父母的第一位。四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前三位依次是父母老师和科学家。八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前三位依次为父母影视明星和体育明星,还有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都可能造成深刻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方面流传着三句话,一流的父母是榜样,二流的父母是教练,三流的父母是保姆。由此可见,言传身教,对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那么父母需要在哪些方面给孩子做出榜样?

第一尽心尽力履行父母的职责。我记得这样一个感人的事,有个五岁男孩,他在回答什么是爱的时候说,爱就是被搂着。这个回答并不幼稚可笑,而是童年生命的呼唤。幼年时代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只有爱的陪伴,幼儿才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只有爱的陪伴,才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密码,也是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标准,所以能否做到对孩子足够的陪伴,考验着父母是否负起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有些父母可能会说自己忙于事业,甚至经常出差,根本抽不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但我要说的是,再忙碌的父母都可以成为好父母,因为这里的陪伴不仅仅是陪伴时间的长短,而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时刻的关心着他,是在用心思念着他,这才是孩子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关键。

第二,对于自己的事业负责。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在他的职业选择理论中说,孩子未来的职业价值观主要来自于父母的影响。他们在未曾接触到真实的职业之前,对职业的感受往往来自于父母的职业态度。如果父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及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孩子更容易对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产生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父母本身的认同。

相反,如果父母经常抱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工作吊儿郎当,对事业不求进步。孩子会从心底上不愿意再走上父母的职业道路,甚至会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三,要带头孝敬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博爱的胸怀,拥有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但这一切都需要从培养孩子的孝心开始。因为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在培养孩子孝心方面,父母带头孝敬老人,给孩子做榜样,无疑是最为有效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里说,女儿两岁时她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姥姥入座之后,大人就会把药拿过来,递到老人手上提醒他吃药。有一天大家因为忙碌忘了这件事情,没想到孩子竟然自己取来了药,递给了姥姥。于丹教授说,女儿在四岁之前出门都会带个布娃娃,那是她最喜欢的玩偶。有一天发现他出门的时候没有带,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要腾出手来扶姥姥。原来我每次出门都会搀扶着姥姥,这一切都被孩子看在眼里,然后学得有模有样。所以父母孝敬老人的尽职尽责,最终也会培养出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对自己的父母家庭和事业的尽职尽责,其实也就是对自己整个人生的负责,而负责任的父母最有可能培养出负责的孩子。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所以,我们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定要给孩子起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