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图书?记住4个原则,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2019-07-28   爱学新课堂

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看书,父母和老师更喜欢孩子看书,可是双方经常发生矛盾。一个最特殊也最常见的矛盾就是选书。而且这个矛盾是长期且普遍存在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帮助孩子选择一本适合他的书。

家长和孩子在选书上的矛盾是什么呢?父母最希望孩子读的是教学参考书和名人传记、经典名著等。而孩子最喜欢看的是幽默、冒险、漫画风格的书。两者的的愿望兴趣相差十万八千里,当然要起矛盾。也因此选书难已经成为孩子、教师和父母共同的迷茫。其实选书是一种阅读习惯的体现。选数的矛盾也反映的阅读习惯的差异,也是价值观的差异。

那父母应该如何为孩子选书呢?

父母在为孩子选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就是尊重和引导。什么是尊重呢?当表示喜欢某一本书的时候,说明他已经产生了某些兴趣,这是非常难得的阅读基础。父母可以微笑着问孩子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当孩子说出哪怕是幼稚的理由,并且确信这不是歪魔邪道的书,父母都要表示理解和支持。

这不仅是尊重孩子的参与权,也是尊重孩子的主动选择的意愿,这是极为珍贵的阅读种子萌发出的幼芽。父母要耐心与孩子一起选书,尽可能有较为充分的讨论,让各种理由相互碰撞。如果能够养成理性选书的习惯,将可能终身受益。其实孩子选的书不太适合他阅读,也没有多大的害处,也可以获得些经验。所以,务必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

那什么是引导呢?

孩子由于缺乏经验,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的确难以选择。也许他会被花花绿绿的鲜艳色彩吸引住,并不了解书的具体内容便做出了购买的选择。所以孩子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引导,其实大多数孩子都希望听听父母和老师的建议,在这里我建议父母们掌握四个选书的方法。

一是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书,二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书,三是要根据价值高低来选书,四是要根据作者水平来选书。

有了这四个选书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具体实现尊重和引导的原则。如果家里有三岁前的孩子,这个阶段他们是直观动作思维,喜欢通过触摸物体来获取直接知识。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购买玩具书或立体书。让孩子通过操作和触摸,来获得对书的初步理解和感知。

如果家里有三到六岁的孩子,他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思考时大脑会浮现出具体的形象和场景。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喜欢读绘本,通过图形或者图画来吸收书中的知识。

父母一定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从5岁开始,遇到问题开始喜欢追问为什么。但他们到了小学3年级以后,他们逐渐习惯用抽象思维去思考问题。所以,这个期间父母在图书内容选择上,还是要要富有情趣,贴近他们的生活,要能够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对于小学低年级之前的孩子,图书的设计要以大图大字为主,而且文字要主题鲜明对话简洁意义突出。

在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书方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参考分级阅读的分类标准来给孩子选书。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这是世界上公认的儿童读物分类方法。

如果你经常逛书店或者在网上买图书,可能就见到过这种适合几至几岁的分类犯法,这就是分级阅读。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到指定区域去挑选,就可以避免选出超出孩子阅读能力的书。当然即便是在孩子阅读年龄范围内的图书也是数目繁多。父母要想从中选出适合孩子读的书,就要根据自己孩子特有的兴趣来选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这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对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例外。而想要发现孩子的独特兴趣和爱好,就需要父母的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和生活经验,要做到先读懂孩子,才能帮助孩子选到他喜欢的书。

家长们,你们是如何跟孩子选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