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考上了北大,你是不是会放鞭炮来庆贺?那必须的。
但就有这么一位奇葩母亲,女儿考上大学了,她却转身去跳河了。
重庆的一位妈妈,在得知女儿极有可能考取北大后,不想女儿离家上学,让她就近读书,女儿不同意;
两人大吵一架后,孩子跑去奶奶家,而妈妈就跳嘉陵江了。
好在民警及时赶到,将妈妈从水里救了出来,化解了一场悲剧。
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只是有的父母爱得太过,导致行为和心理出现了偏差。
看似这位母亲很强势,想要控制女儿,让她留在身边,却让我想到了两个字—巨婴。
现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巨婴”父母了,他们爱孩子胜过爱自己,有着大人的身体,而心理年龄却停留在婴儿时期,比小孩还小孩。
“巨婴”父母的表现
大家还记得前两天一男子跟一岁儿子吃醋的新闻吗?
在台州温岭,男子先跳楼,落到三楼阳台后,又跑去旁边的水塘跳河,还好没有生命危险,而原因可笑又可恨。
原来老婆生了儿子后,他觉得老婆的心思全扑在儿子身上了,嫉妒吃醋了。
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的剧情,在现实中就这么发生了,而且,还有很多离谱的剧情。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揭露道:“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尤其是父母,有极端行为的就是巨婴的表现,他们要求孩子做这做那,更加导致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悲哀。
孩子不和父母翻脸,就不算长大;孩子不听话就是不孝顺。
束缚了孩子的脚步和思想,所以,我们能大概总结出巨婴父母的几个表现:
1、要孩子来完成他们的理想。
2、把孩子当做着色本,画上自己想要的颜色,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3、孩子没达到要求,动不动就发脾气。
4、没有界限感,认为孩子是自己私有财产,自己的感受就是所有人的感受。
5、以爱之名,控制孩子。
......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知乎里有一个问题:被父母骂到想自杀是怎样的体验?关注度很高。
有一位网友的回答令人心疼:
某年10月4日,我和两位朋友出去吃饭,聊得久了点,回家晚了,发现母亲的神色不对。
她指责我回家后只知道玩儿不沾家,把之前所有的杂事都抖搂出来,而我由于是迟来的叛逆的原因吧,不愿意跟她说,就一言不发地回房收拾东西准备回学校。
她从房间里惊叫着跑出来试图夺下我塞着手机,钱,学生证的包,撕夺中我的手上全是指甲划出的血痕;突然,她给了我一巴掌,她眼泪掉了出来,转身进了厨房。
而我热血一上头,就冲向餐厅,拿起水果刀,砍了自己左手臂三刀,气愤到完全感觉不到疼;然后又对准腹部,捅了下去。
而我母亲,还在不停地咒骂,我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句,我终于要死了。
虽然最后我得救了,但始终不能原谅母亲,我常常看着肚子上的伤疤流泪。
当巨婴母亲的理智被气愤淹没后,会吞噬自己和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他们将负面情绪给孩子的同时,也相当于把刀的刀尖递给了孩子,深深地扎进了孩子的心里。
没有界限感,认为孩子是私有财产
相比于孩子的界限感,同样可怕的是父母也没有界限感。
小的时候,我们能常听到父母说:
小屁孩,换衣服还躲着我们,你什么我没看过啊?
看一下日记怎么了?你都是我生的。
你竟然有秘密了?能告诉我吗?
长大后,更能常听到父母说:
听我的,你报的专业冷门,将来不好找工作。
这个女孩子不适合你,我不同意。
不要去外地工作,就留在本地,还能常回家看看我们。
他们越来越模糊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认为孩子的就是自己的,自己有发言权和决定权。
尤其是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将自己的标准作为孩子的标准,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就pass掉。
之前就看过一个新闻,一母亲逼着儿子和一女孩分手,导致儿子精神分裂抑郁了。
还有一位母亲是完美主义者,同样也以完美的标准要求女儿,结果导致女儿精神分裂。
所以说,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太可怕了,正在毁掉孩子和家庭;他们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延续,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虽然他们有着大人的身体,但有些做法还不如孩子。
以爱之名,控制孩子
卢梭说,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刻意感动就常常是父母以爱之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操纵孩子。
《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妈妈火了一把,原因是她那密不透风令人窒息的爱。
网友们纷纷说,朱雨辰是凭着他妈妈的实力单身,很精辟。
朱雨辰的妈妈每天都会给他榨果汁,一天两瓶,必须喝完,晚上要把空瓶带回家,证明他喝完了;
不让他做饭,不让他在外面吃饭,拍戏时,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儿,她在哪儿;
不让他接古装戏和武打戏,因为她不想看到儿子被别人打;
她不仅会看朱雨辰发的微博,全面监控孩子的一言一行还会大段大段的抄在本子上,儿子不发微博,就会催促,甚至威胁“你要不写,我就抄你博客去!”
更重要的是朱雨辰的每段感情,她都会干预。
妈妈说“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可悲的是,她完全不知道这是种控制,而不是爱。
以爱之名的控制往往是最让孩子感觉心累又无奈的一种,因为当你一反抗时,父母就会可怜地说,我是爱你的,所以才会处处为你考虑,你竟然这样对我。
孩子一听到这话,就像泄了气的气球,鼓不起来。
但是这样的孩子,幸福指数都会很低,看看朱雨辰就知道了。
对待“巨婴”父母,残忍即是慈悲
同样地,“巨婴”父母也需要长大,需要孩子放手,他们才能长大。
怎么做?当父母动不动就威胁你时,你要不带敌意地拒绝。
娱乐圈有个背锅大王叫蔡少芬,为给母亲还赌债,出道赚钱,赚了很多钱,母亲却越赌越大,窟窿填不上。最后,她公开宣布与母亲断绝关系,结果呢,母亲没有继续让她还赌债,如今母女关系也缓和了。
对巨婴父母的“残忍”不仅是拯救自己,更是拯救父母。
如果有人跳出来说这是不孝,对不起,为人父母都没及格,没必要拖着孩子一起不及格。
让巨婴成长的唯一办法是让他们经受挫折,明白即使亲人之间,也存在游戏规则,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