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种爱情注定没结果,亦舒在这本书里写的很清楚

2019-12-14   咪小小猫

我们在学生时代,有没有曾经非常佩服某位老师进而生出倾慕之情呢?似乎男生女生都有。这种仰慕大部分会随着时间一起流逝。当我们认识到更多的人懂得更多道理,再回过头来看会发现,自己当时的倾慕委实可笑,说到底也只是青春岁月的一抹亮色罢了。

当然极少有人将倾慕之情化为爱慕之情,甚至于做出实际行动。做出行动的后果到后来大部分是两败俱伤,得之圆满的结果很少。

例如说,写透了爱情故事的琼瑶阿姨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她不是严格的师生恋,但神似,只不过对象是她当时的编辑老师罢了。


这段总体上不道德的爱情虽然秀了大半辈子的恩爱,但最后仍然以狗血剧结束。还引起了网络上一致的讨伐战。

而亦舒师太对这些现象就看得很透彻了,在这本书里,她细致刻画了一个师生恋的故事。当事人双方的情愫如何缓慢发生至激越再至颓败,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可以拿来作为典型整合分析了。不道德的感情面临着同样世俗与难解的问题。

1,因为对才华的仰慕而产生的不道德的感情

亦舒的《人淡如菊》讲述了一位在国外求学的女学生恋上自己教授的故事。

双十年华的乖乖女,典型的好学生形象,正规值青葱岁月,倾慕讲台上激扬文字的老师。女学生眼中的他:温文尔雅,气质,风度,学识俱佳,四十五岁,外貌上看只有三十七八,像一座高山,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学生被打动,心里已经有了小算盘,想要和老师在一起。年轻人的感情就是这样事无忌惮,喜欢了就勇敢去追,不在乎流言蜚语。

而她的这份感情完全是因为自己不谙世事,没有见识过知识更渊博的人,所以轻易被吸引,也因为不谙世事,不知道这件事其实是在玩火,很可能引火烧身。女主并不懂,飞蛾扑火般跃跃欲试。

她学业完成归国一段时间后,又飞回学校,潜意识里是想见他。 这次见面,她已毕业,不再是他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身份有微妙变化。他找了份工作,开始租房。

简单直接的方式,邀请老师,表明心意,其实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情。这世上十之八九的男人不会拒绝引诱,男人本性如此。

教授并未发乎情止乎礼,对她短暂的退缩,这很难说其实是不是欲拒还迎的伎俩。然后回家和结发妻子提出分手要求,到学生住处生活。细想来,是不是混蛋透顶?好歹也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做事却不顾道德的压力,全无社会感。

从客观来看,中年人,事业并无大起色,中下产阶级家庭,妻子典型的家庭主妇形象,并无沉鱼落雁之容貌,这么多年对他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女儿升初中,玲珑剔透。两人十几年的婚姻亦趋于平淡。

此时一个正当年龄,鲜活的姑娘示好,老师定力开始动摇,是要平淡的生活找一个呼吸的突破口。他的家庭生活不美满吗?并不。妻子温柔女儿可爱。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去珍惜去维护。

这也是如今社会情感事件越发多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想要生活多点色彩,却不知道这伤害了别人。别一方面是人的心理浮躁,面对这光怪陆离的世界失去定力,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不懂得约束自己。

2,感情都存在着千疮百孔的另一面

她的房子租金昂贵,而她只是刚毕业的没工作经验的普通工薪阶层,并不能找到十分满意的工作,薪水微薄,连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每月需要国内父母再打钱过来填补,日子过的拮拮据据。

而她的情人老师呢,虽然人和她在一起了,但是当然还是应该要负担原先的那个家庭开支了。这样每月已无盈余,更别说拿出资金来和她共同开支了。

其实她从未想过要这个男人补贴开销,她对他只有痴恋,在一起每天见他已知足。就是这样一往无前单纯的情意。

这和很多美好的爱情故事的开始一样,如果 一方动了感情就会一头扎进去,并不会考虑很多现实因素。对,年轻的时候,都是有情饮水饱。

但是,生活不只是爱情啊,它更需要的是面包,连最基本的生活若都无法保障,又何来浪漫的风花雪月呢,鸡毛蒜皮分分钟把一颗柔软的心击垮。

女主虽然并不是贪图老师的钱财才选择和他在一起,况且对方也没有什么钱财好让人觊觎的。她只是贪慕他所谓的才华而已。但是当共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很多细枝末节的小矛盾暴露出来,发现原来这位自己喜欢的人也有很多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想当初是怎样会让人看上他的呢?

就像李敖和胡因梦的故事一样,结婚后没几天看到了胡在卫生间,李先生心里的美人形象轰然倒塌。此后在公众场合,李说了很多次胡的这个梗,算是相当不给面子了。



所以《人淡如菊》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时,感情不可避免慢慢淡化。

3,热烈之后的镜花水月

哪怕经济暂时未成为问题,两人感情也并不如先前般热烈。

例如说她并不爱烧菜做饭,一点兴趣也无,且根本未曾向往过此充满烟火气的家庭生活。于是心中点点困惑漫延。心想难道相爱的人在一起就要把激情埋没在家务生活中吗?如果爱情也包括每天要为对方准备一桌饭菜,那么情愿不要。

其实想起来也完全可以理解,她是刚入社会的女学生,有着大好的前程,有着许多有趣的事物等着去发现,心态热烈而奔放,又怎么会安于家务安于没生气的生活呢?

再加上教授的妻子上门取闹,她哪见过这仗势怎么也应付不了,只能落荒而逃,感觉被人如此辱骂简直是奇耻大辱。

她被警察解围,后者劝她一句,以你样貌,外面好男子大把可选,为何来趟此浑水,凑这热闹,大好的青春埋没?

这几句话真是渗透了本质,年轻貌美的姑娘为啥而陷入这不道德的感情中,你是在贪恋些什么呢?如果足够清醒也及时投身才对。

老师的女儿又不动声色来挑战,这对母女真是联手开始打响了家庭保卫战,誓死捍卫家庭的完整性,要让父亲回归家庭。

她最终心理防线崩溃,选择结束恋情,而教授亦保持沉默,未用心挽留。或许他潜识里,已开始后悔,想要回归家庭,又怕伤害对方,正好对方主动离开,不用他出手。

真是很荒谬,男人半途摘了野花,开始一场艳遇,但是又承受不了如此做的代价,选择沉默且回归家庭,不与她一起对抗,留下她一个人为这个选择做出代价,去疗伤,去面对。真是无耻无责任感之极。

联想到前不久的“且行且珍惜”事件,简直是如出一辙。在外面荒唐被妻子一句话喊了回来,留下 另一方被千夫所指,虽然另一方也并不值得同情,本身所做出的行为就是不经过大脑思想,世上优秀的男子如过江之鲫,为什么选择一位有妇之夫呢?可见一个人的情商真的太重要了,这雷区能踩吗?当初这样做,就应该想到结果啊。

所以女孩子们树立走向的价值观,恋爱观真是太重要了。

老套的故事,简单的道理,故事的结局亦符合红尘事物发展规律,正常的光明的可以暴露在阳光下的感情才有可能长久,联结在一起的人需有对等的情感交流,头昏脑胀的情绪退却,饮食男女需要的只是安全的现实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