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对你“依恋”越深,就是越爱你吗?不,他是在“勒索”你

2019-07-23   咪小小猫

1,什么叫情感勒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以下这些情况:朋友喊你周末陪他买东西,而你已经很累了想休息,但是为了不让朋友失望,便答应了对方,拖着疲惫的身体硬撑着;

你很享受单身生活,但是父母却着急你的婚事,天天打电话唠叨,逼着你过年一定要带个对象回来。父母的唉声叹气让你感觉不孝,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不会感觉很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具体原因呢。你不想因为拒绝而伤害对方的情感,但是答应了又是对自我意志的违背。

这时候的你,就是陷入了情感勒索的状态。“勒索”听起来是个犯罪名词,在这里把它用在亲密关系上,形象地表现了情感方面的控制。进行控制的一方叫勒索者,被控制的一方叫被勒索者。

给人们带来伤害最大的往往是最亲密的人,因为过于了解,知道用哪种方式最容易击败对方。于是以对方的软肋相威胁来达成目的,这就形成了情感勒索。

说的直接点,情感勒索就是以爱之名的伤害。被勒索的一方像陷入迷雾中无法走出。他们为了维持亲密关系,放弃自我和底线去顺从,而不顾对心理造成的伤害。


2,其实亲密关系并不完美

今天要介绍的《情感勒索》这本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情感勒索的形成、被勒索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方法:如何摆脱被勒索的处境,冲出迷雾,找寻自我。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珊·福沃德博士,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也是一位畅销书作者,她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帮助人们解决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我们说,很多人都会对良好的亲密关系充满向往,但实质上,很多亲密关系中都存在着控制行为,一方会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另一方。

处于控制主动权的一方会利用对方的弱点,比方说爱自己、怕分手、依赖感等来进行情感控制,迫使对方服从控制方的意志。


3,勒索也是有备而来的

有一位叫小莉的姑娘,和男朋友认识快一年了,两人都感觉彼此是合适的人,但最近约会时男朋友总是有点闷闷不乐,在小莉的追问下,男朋友表示希望感情更深一步,并且现在的生活成本这么高,希望搬到小莉的房子里。这样不但省下了房租,还可以经常见到,他也可以多照顾到小莉。

小莉知道对方的意思后很为难,因为自己正在上培训班考证书,很需要独立空间和个人时间。这下男朋友就不高兴了,暗示小莉不爱自己,让人很受伤,是不是要彻底分开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为了打消对方的顾忌,小莉只好让男朋友搬了过来。



这是一个典型且完整的情感勒索过程,即六个步骤,包括: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现在具体来分析一下。

先是要求,情感勒索者会向被勒索者提出自己的需求。如男朋友希望搬到小莉的房子里。

接着是抵抗,如果提出的要求令被勒索者很不适,被勒索的一方会表示反抗。如小莉表示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就是在抵抗。

勒索者提出的要求被拒绝后,他们会立刻向对方施压。事例中男朋友说小莉不爱自己,对这段关系表示怀疑,这就是在给小莉施加压力。

在施压的同时,他们还会用各种恶劣后果进行威胁。男朋友说要彻底分开一段时间冷静一下,就是带着分手暗示的威胁。

在勒索者进行了这一连串的四个步骤后,到了第五个步骤,就是被勒索者表示屈服。如小莉只好让男朋友住到自己的房子里。

事情到了这儿还没有结束,因为它还会造成很不好的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即一方施压,一方屈服。这就是最后一步,重启

以上事例并不少见,被勒索者小莉对整件事情感觉很困惑,但是却并不能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这是因为控制者的手段非常高明,善于将情感勒索隐藏在一些堂而皇之的借口之下,例如说“我这是为你好”、“你对我非常重要”等,让被勒索者充满抱歉与羞愧。


4,注意了,以下这些人都有勒索者的潜质

书中介绍,情感勒索的控制者一般会有四种形态: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引诱者。虽然各自有不同的行为模式,本质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勒索类型就是施暴者

这类人比较容易辨别。在他们提出要求时,若对方稍有不从,他们的情绪就立刻表现出来,会直截了当地发泄不满。

施暴者想表明的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假如你不顺从我,一定会付出代价”。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像榨汁机一样,不停地从对方身上榨取自已所需。

第二种是自虐者。这类人是用摧残自己赢得别人的认可与同情。例如在一段恋爱关系中,初抛弃的一方会威胁说要自杀,“如果你离开我,我就活不下去了”。或者不吃不喝希望对方打断分手的想法。

还有一种情感勒索者叫悲情者。悲情者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伤害自已,他们用的手法就是卖惨找同情。他们会暗示对方:如果我很惨,那完全是你造成的。悲情者主要指出“错全在你”这个重点。

这个有点像亲密关系中的一种情况:如果你爱我,当然知道我在想什么,如果不知道,那么就是不够爱。悲情者把所有的不如意都推到对方身上,如“都是你干的好事,都是你导致的”。如人无所适从。

最后一种是引诱者,引诱者习惯使用糖加大棒政策。这类勒索者善于隐藏真实目的。他们会先给出丰厚的诱惑让人放下警惕。

例如在职场中,老板承诺下属如果将团队带起来,把项目完成了,就给你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但实质上不管下属怎样殚尽竭虑去努力并完成了目标,老板根本就不会信守承诺。

上面四种情感勒索者没有明确界限,有时候一个人身上会兼备几种特性。不管处于控制的一方是有心还是无意,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对被勒索者造成了严重影响。



5,我们为什么会被勒索而不自知呢?

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会被控制呢,这人难道没点自我精神吗?这和人的心理意识有关,人的心理非常幽暗难测,人也是唯一会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而控制方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弱点,让阴谋得逞。

例如,人们都有对社会规范和传统相遵从的意识,这是个人品行良好的表现,但是有时候,却成了软肋。别有用心的一方利用人们因为与社会规范相违背导致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来进行情感控制。

例如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人,会对亲情比较渴望。小时候受父母轻视的人,会比较缺爱。那这种对爱的渴望的特质就会成为他被控制的软肋,不道德的恋人会以离开、分手、冷暴力等威胁。让对方产生恐惧感而屈服。

而太具备责任感也会被绑架。例如一方向另一方借钱,他会说,我以前帮你很多忙,现在我有困难了,你理应伸出援助之手;还有些父母会对子女说,孝顺的孩子就应该多陪家人,你应该回报养育之恩。

还有罪恶感。罪恶感是正常人具有的一项基本的人格特征,大部分人如果不小心违反了社会规范,都会产生不舒服与自责的感觉。

这样的罪恶感这就让情感勒索者有机可乘。他们不管责任方是谁,总有把罪过归结到另一方的能力,想方投法控诉对方的行为。

例如说,夫妻一方工作没做好,却说是因为家庭氛围不好,伴侣不够体贴,才让自已上班没劲。在这种情况下,被指责的一方大部分时候会产生愧疚心理。


勒索者的行为让人对自我认知及价值观产生影响。在他的生活中,似乎充斥着的都是指责与抱怨,会对性格产生影响,如不愿意与人接触交往,隐藏真实的自我,产生抑郁情绪,对幸福的体验能力变低。

有人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会试图将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也就是认为别人对自已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当且正义的。这种自我麻痹让被勒索者总是在放弃自我中的一部分,消弱了自我完整性,导致残缺的人格。

而最严重的是,如果人总是压抑情绪,隐藏真实的自我,即情绪上的不快乐没有可以宣泄的出口,久而久之,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医学已经证明,相当一部分的身体不适和情绪不良有关,例如情绪不良会引起头痛、胃痛等。因为情绪压力排解的出口被关闭,那将通过生理疾病表现出来。


6,远离被勒索,需要掌握下面这些技巧

了解到情感勒索对身心的伤害,是时候想一些办法来应对勒索,恢复自已的完整性了。在书中,作者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策略

国际上通用的求救信号叫SOS,而我们应对情感勒索者的策略也简称为SOS策略,也就是三个步骤: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tegize),这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缩写。

第一步停下来,就是面对情感勒索者时,最好什么事情都别做,别去回应对方,争取时间进行思考。你可以这样回复对方先缓解一下形势,例如,“这件事我暂时没法给你答复”、“我不太确定,过一会再商量吧”。

这其实也是一种拖延话术,时间越久,你越能充分思考。这时候着急的该是情感勒索者自已了。

控制力量的平衡被打破对你十分有利,你可以无所顾忌且详细地说明自已真实的想法与立场。

接着的步骤是冷静观察。你从被勒索者的处境解脱出来,旁观者身份让你的观察变得敏锐。因为如果处在被情感勒索的位置,思考是破碎且不健全的样。

而脱离了这个身份,你可以看清对方到底想要什么,态度如何,是威胁还是商量的方式?如果你不妥协,他的表现是否有变化?


现在到了最后一步制定策略,就是从理性思考和本能反应的角度建立起自己的行为模式,站在客观的立场审视对方的要求,并遵循自已的内心,是想表示同意还是拒绝。

如果一些事情无法做出妥协,那说明它触范了你的底线。应该运用策略寻找出路,而不是选择屈服或投降。做出的决定一定是出于本身自愿而不是出于恐惧。

制定策略主要有: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运用幽默四种。

非防御性沟通说的简单点就是“你说什么都对,但我就是不听”、“我错了,下次还敢”的意思,这种就是防御性沟通。

表面同意别人的所有观点,但是心里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这样就让控制方有一种力量无处使,得不到回应的感觉。几次下来后,他会知道自己的控制手法不能起作用而放弃。

化敌为友就是向对方表达自已的请求与无助,邀请对方一起解决问题,如果他参与到决策中来,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人们都有好为人师和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例如我们前面讲的小莉,在男朋友要求搬过来住时,她可以假装向男朋友诉苦:最近培训班的课程太密集了,连睡眠时间都被剥夺了,如果考不及格,那培训费都花冤枉了。如果男朋友是个明事理的人,大概率上是不会再要求搬过来添乱的。

条件交换是什么意思,很简单,你想要我的一颗糖,必须拿枣子拿换。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亲密关系中,对方希望你帮着买台电脑,那你就说我的手机该换成苹果的了。或者对方总是指责你对他的家人不够孝顺,你反过来让他列出对你父母具体的孝顺性行为。

这些反击,可以让对方知道,你并不是那么容易拿捏的,你也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并不是有求必应的老好人。

接下来运用幽默的策略很容易理解,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句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幽默让气氛变得轻松,神经也不再紧绷,在这种友好愉悦的氛围下谈论事情也容易达成一致。

在运用这些有技巧的策略后,你会逐渐展示出真实的自我以及完整性,不再容易被控制。当你尝试改变,勇敢地面对情感勒索者,而不是屈服或逃避时,那将会逐渐成为一个更健康的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

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在生活中遇到有违自己本意的事情时,能有自己的判断,遵循内心的意愿,倾听真实的感受,不会因为怕得罪人而委屈自己,而可以勇敢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