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距离武则天登基已经有15年的时间,当时的太子李显发动的神龙革命,让唐朝的统治权重新回归李氏名下。而李显登基之后,唐朝政局并没有就此平静下来,反而暗流涌动,各方权势角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隆基扳倒韦后的那次政变尤为惊心动魄。又有谁知道,这个决定大唐王朝命运的政变,其成败竟然被一个在历史上连姓名都不甚详细的家庭主妇所决定呢。
韦后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先灭掉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因为这两个人不仅地位高,而且在李唐宗室里是最有实力和权谋手段的。
李隆基是不会俯首就擒的,他果敢聪慧十分勇猛。李隆基自幼便十分崇拜曹操,据说私下里常常让宫人称呼自己“阿瞒”。
他七岁那年,有一次带着衣甲鲜明的侍卫和仪仗队去觐见自己的祖母武则天,刚好在宫门口碰见正在当值的金吾大将军武懿宗。武懿宗是武则天的族侄,一贯恃宠骄横,看见李隆基小小年纪却派头十足,就想杀一杀他的威风,于是上前大声呵斥,并动手驱赶李隆基的侍卫和仪仗队。
就在随从们都摄于武懿宗的淫威不知所措时,李隆基却镇定自若地走到武懿宗面前,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吾家朝堂之上,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声音稚嫩却嘹亮,底气十足。后来武懿宗向武则天告状,武则天不仅不责怪李隆基反而是“特加宠异之。”
就在韦后一伙紧锣密鼓的策划自己的阴谋时,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也做好了除掉韦后的计划:
第一步,李隆基率领心腹,在钟绍京的接应下进入禁苑,以钟绍京的官舍作为指挥部。
第二步,由葛福顺、李仙凫率万骑卫士突入玄武门的羽林军营地斩杀韦璿、韦播等人,夺取禁卫军指挥权。
第三步,李隆基进入玄武门坐镇,同时由葛福顺利和李仙凫分别率领左右万骑,分兵两路攻入内功,在凌烟阁前会和。
第四步,待葛顺福等人发出成功会和的信号后,李隆基再率羽林军进入太极宫,全面控制宫中局势,捕杀韦后、安乐公主等人。
第五步,关闭各道宫门及京师所有城门,分兵搜捕韦氏党羽,彻底肃清韦后的势力。
政变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李隆基率领众人按照原计划来到钟绍京的官舍时,却见四下无人,大门紧闭,根本没有钟绍京的身影,上前叫门,依然是静悄悄的无人应答。钟绍京是政变的第一步,关系着整个政变的成败,李隆基眉头紧蹙、心急如焚。
门内的钟绍京也是坐立不安,想自己堂堂朝廷五品官,犯得着跟着临淄王去造反吗?眼下,韦后一党可是牢牢掌控军政大权,就凭一个小小的临淄王和他手下兄弟,能翻得了天吗?
就在众人都心急如焚时、就在大唐王朝的命运千钧一发时,钟绍京的夫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许氏,站了出来,她走到钟绍京面前,盯着他的眼睛,说:“舍身救国,神灵一定会保佑你,况且你已经参加了密谋,就算你现在后悔,想退出来,事后也是难逃一死!”
一语惊醒梦中人,钟绍京光顾着害怕,却忘记了他早已上了临淄王的船,下不了船的,倘若现在撒手不管,无论成败,他都没有好果子吃,还不如跟着临淄王干到底,舍命一搏!,他疾步走到大门口,打开大门迎接李隆基的到来……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没有这个在史书上名字都不详细的家庭妇女,或韦氏真的就成为了第二个武则天。但以她的才能,在政治上的作为与武则天有着天壤之别,而李唐的江山,势必会被其拖入深渊之中。反观李隆基登基之后,再度开创了一个盛世,唐王朝呈现中兴气象,让大唐王朝持续辉煌在亚洲大陆之上。
参考文献:
1. 《旧唐书》.玄宗纪
2. 《资治通鉴》卷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