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恢复高考几十年以来,高考改革从未停止过,最近,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制度,事关高考,不仅孩子们格外关注,家长上学期孩子的家长也非常重视。
在2018年的高考前,全国有23个省将二三本合并,也就是说三本不再存在。北京、山东、浙江、上海、海南等率先新高考试点,将一本二本合并,这就意味着取消了二本三本,大学招生不再分一批二批三批次(一本二本三本),而只分本科和专科。
合并一本二本三本统一为本科后,对高考生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志愿填报数量增加;2.批次分数线的庇护作用消失;3.志愿填报失误的后果急剧加大;4.填报志愿难度上升。这样一来,考生苦恼的不再只是高考,更苦恼的恐怕是如何选择意向高校,如何选择意向专业。
有人不禁会问:高考只与高中生息息相关,与初中生有何相干,初中生只要关注中考政策就好。其实并不然!新高考大方向:采用全国统一卷,录取方式“两依据、一参考”,不再分省卷或地方卷,不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历史、物理科目二选一;剩下的两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或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五选二。新高考对当前的初中生将会产生什么巨大影响?我们来看看以下四点:
一、考试科目发生大变化
新高考前:高中年级分文科和理科,考试科目分以下四科:数学、英语、语文、理综(或者文综),文科生和理科生参加高考的科除了理综文综的区别外,还有数学试卷也不同,文科生的数学试卷在难度上较理科生的有所下降;
新高考后:“3+3”考试模式为:语文、数学(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全统一使用相同的试卷)、英语三科为必考科目。另三科目为:历史、物理二选一;思想政治、历史或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五选二。
不再分文理科后,对即将升入高中的初中生影响很大,尤其对有偏理科或文科的学生,影响更大。在新高考前,这部分学生肯定会信誓旦旦地说:怕什么,反正高中分文、理科,到时我读文科(理科),甩掉了拖后腿的弱科,成绩呼啦一下子就往上窜了。新高考后,凡抱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学生,估计要凉凉了!
文理分科的弊端: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文理不再分科的目的就是让中学生全面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提供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更多的方向。
二、学业水平考试大变化
新高考前:高中所学的九门功课全部集中在高考当年一月份进行小高考,考试成绩用于高考后高校招生或专业录取参考。
新高考后:高中所学科目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二、高三下学期各组织一次(并且包含补考),相当于高中毕业资格考试,考试成绩为高中毕业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时间,在结束高考语文、数学、英语考试后,再进行选考的三科考试,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三、增加综合素质考核
新高考前: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为自主招生高校的参考内容。
新高考后:新增了综合素质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业成绩等。这项考核不仅为自主招生参考内容,而且是所有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内容。
素质教育的好处是: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但当下的素质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在没有丰富的经验指导下,相关操作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直白一点说,现阶段的初中生升入高中后,需要不断地改变和适应处于修正中的政策和规定。
四、英语考试大改变
新高考前:高考英语考试只进行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新高考后: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有两次考试,取成绩好的一次将考分计入高考英语总成绩。
新高考不仅带来挑战,也为初中生带来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1.随着加分项目大幅度缩减,高考裸分的比试使升学考试更显公平公正;2.语文将在高考总分中区分最大,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更易考大学;3.大学招生将按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能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从事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工作更容易成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