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书包再次丢失,受到批评委屈的哭,中式教育再遇难题

2019-11-09   及时雨宋尚春

一再失踪的书包,再次露出各自性情

上个月的书包“失踪案”,经过好几天才破案,因为大家都觉得书包没丢,不在家就是在学校,所以表面上是波澜不惊。

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正确的是孩子。她准确的描述了事件的过程:她背书包回家,然后把包扔在床上,妈妈回来嫌床上乱,一边批评一边收拾,然后书包不知所踪。

反观家长,不管是接孩子回家的爷爷、还是随手放“丢”书包的妈妈,包括找东西粗心大意的我,都怀疑孩子,掩盖找不到书包,曝露出来的,自己的马虎和记性差,以及对孩子不够信任的问题。

后来书包还是被孩子找到了,她很高兴,证明自己是对的。我很惭愧,因怀疑她而没有仔细去找。其他人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孩子也只是高兴的和大家说“书包找到了”,没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之类的话。

上周五的万圣节,孩子的书包又丢了,这次她委屈的哇哇哭。这次她受到的委屈大多数人都遭遇过,以至于我们都习以为常,但真的是常理吗?

孩子放学,开开心心背着书包回家,到小区后遇到好朋友就一起玩,书包放在旁边的长椅上。爷爷顺路还买了些菜就先回家,问她要书包带回家,结果孩子说书包自己背。后来爷爷再回来,带孩子去上英语班,忘记带书包。

爷爷批评孩子,是因为他本来要带书包回家,孩子不让,说妈妈交待过了,书包要自己背。

妈妈批评孩子,是因为书包里有苏菲亚小公主的裙子和其他万圣节道具,蛮贵的,她就忍不住说:丢了以后就不用过万圣节了!

孩子哭,除了觉得委屈外,倒不是可惜书包里的万圣节的道具,而是惦记讨到的28颗糖果。

是要中式教育的灵活,还是西式教育的纪律?

事情的伏笔是:妈妈交待书包要自己背,于是孩子就没给爷爷。

要是按照西式教育来看,孩子是对的:答应了自己背书包,不能让爷爷背。

按照中式教育来看,孩子不对:没有听爷爷的话,而且书包东西多蛮重的,背着去英语班是找罪受,而且好丢了,应该灵活处理。

理性告诉我西式教育好,而且我们也一直学习西方,他们的思维模式更注重规则,重视推演、归纳、证明这些逻辑。实事求是的说,西式教育的思维逻辑的确很锻炼人,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会比较遵守事实与纪律,不太容易出“键盘侠”,但是也会出希特勒,值得反思。

感性提醒我,我们受再多的西式教育,仍然是中国人。我们的亲友、老师(部分),好朋友,尤其是发小,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既感性又灵活,会打破规则,还会有潜规则,让人欢喜让人忧。

就本例来说,我自然是支持孩子。我坚守的准则是,不管何种情况下,父母都要站在孩子的一边。孩子犯错,不给他找借口,也不横加指责。父母也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才会把心里话告诉父母。

我抱着孩子告诉她:妈妈要求你自己背书包,你做到了这很棒。但是把书包丢在一边忘记拿,的确不对,所以会受到爷爷和妈妈的批评。爷爷要求把书包带回家,不违背你对妈妈的承诺,因为你不回家,书包想回家。

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我也不禁陷入思考:到底是给孩子简单、明了的指令,还是尝试让她去理解、变通,会不会超出了她的年龄,让她变得油腻圆滑?

在德国怼“港独”的内地姑娘,中西合璧的好范例

我们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纯西式的教育,因为过于在意逻辑、纪律,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香港的问题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目前采取的“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是邯郸学步?

11月2日晚,在德国科隆街头,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女孩,用中、英、德三种语言霸气对峙乱港分子。她思维清晰、证据充足、掷地有声。面对姑娘的质问,乱港分子或以喊口号、唱歌无礼应对,或顾左右而言他。

这位女孩初中以前在深圳,高中之后在德国,是真正的“中西合璧”教育下的优秀代表。她的教育与成长是怎么样的呢?

据深圳晚报记者调查,女孩的爷爷奶奶是归国华侨,以前在国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国后,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依靠。女孩在深圳出生长大,她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的飞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便利。

据老师讲:女孩当年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热心公益的人,而且非常善于与人沟通,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在班里的号召力很强,也很有正义感。学习成绩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的,虽不拔尖,但各科成绩都不错,其中语文成绩尤其突出,演讲能力出色。

这就是我们想要培养的孩子,其实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孩子。不需要在学习特别拔尖,但是告诉她历史、现实、自爱与尊重他人。

朋友们,这个女孩这么出色,会是做什么呢?外交家?MBA,企业高管?统统不是,她是一名美妆博主,在抖音平台有上百万的粉丝数量!知道答案的你有没有吃惊,怎么会是美妆博主?很多家长还是奔着”以后有个好工作“的目标在培养孩子呢!

不得不说,一个人的家庭烙印太深刻了。如果父辈在国外颠沛流离受欺负,孩子就能明白安定团结的重要;一个人吃苦挨饿怕了,就会奔着有个”好饭碗“的目标去培养孩子;一个在忘记历史,只顾赚钱的环境里成长的人,遇到挫折就会蒙面打砸抢,破坏自己的家园。

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比你我的事业重要一百倍,一万倍!

我上面表扬深圳女孩,并非要以她为模版去培养我的女儿,我有自己难念的经,孩子自己的路需要她自己走。

再以书包”失踪“为例,破案很简单,我去孩子同学家一问就找到了。但是教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家长会不会还是首选批评孩子,抢先一步撇清自己的责任?这样做孩子有苦难言,她也就学会照做,一方面是推卸责任,另外为躲避责骂就会撒谎。

我家孩子六岁了,目前为止没有撒谎的案例。但随着她年龄变大,知识与学业齐进步,所谓“善意的谎言”早晚会出现。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我们太唠叨,或许是不理解她,或许是她想有自己的小秘密……

中国人家长,就是这样爱瞎想爱操心,然后容易变成干涉孩子的行动。家长和孩子总是有距离的,各有各的生活轨迹。家长要做的是不断学习,跟上孩子的成长,不在她“丢了书包”受到委屈的时候不去帮她,反而还去批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