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良善,眼里有光”,记者亲历瑞丽的一周

2021-04-07   都市条形码

原标题:“心存良善,眼里有光”,记者亲历瑞丽的一周

叶熠,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3月31日到达瑞丽,在抗“疫”一线发回十多篇现场报道,亲历瑞丽疫情防控的点滴。

记者手记

今天是4月7日,瑞丽抗“疫”一线不断传来好消息:全省由各方力量组成的队伍驰援瑞丽、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到瑞丽第8天了,每天早上看疫情数据不断增长是最难受的事。采访中的每一张面孔,都在奋斗、在付出,疫情尽快出现拐点是当前所有人的心愿。如今,希望越来越近了。

空旷的街头——原来车水马龙才是真正的国泰民安

3月31日,

瑞丽市区所有居民进行居家隔离,

街头不再熙熙攘攘,

许多曾经繁华热闹的地方,

变了模样。

医务工作者—— 我们安居于室,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3月31日,

瑞丽市启动了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近三十一万人的检测量,

瑞丽仅用时一天半,

这样的中国速度绝无仅有。

奇迹背后,

是数千名医务工作者不眠不休。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间疾苦,

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

是情分和信念。

我只要回忆上一回相会的场景,

我就能支撑到下一次和你见面。

志愿者——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在瑞丽,

每一位市民都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哪怕这份力十分微弱。

驰援家乡,

我们都是小蚂蚁,

只是做个小小搬运工,

但愿有用吧。

这次瑞丽疫情里

有太多这样的故事,

我们收集来的也许只是万分之一,

现实世界里,

或许并没有那么多的超级英雄,

多得是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人,

也正是因为他们,

我们才满怀希望。

守边人——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他们总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该做的事

之前网络上一直充斥着各种质疑,这个边境小城时隔198天再次封城,病毒源高度疑似通过人或物从缅甸输入,有人会问:边境就不能管起来吗?有那么难吗?直至亲自前往了边境,才发现真的有那么难。

瑞丽边境线长169.8公里(江河段105.1公里,陆路接壤64.7公里),犬牙交错,阡陌相通,没有天然屏障,一条小河,甚至是一道坎,就是两国国境线,抬脚就到了对方国家。从去年10月起,瑞丽市几乎所有公职人员及企事业单位都抽出人手巡防边境,可即使这样人手还是不够。

三十二岁的张学龙,

守边数月,

卡点人手不足,

他必须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

小儿子长时间见不到爸爸,

心里已经有了怨气,

不愿意再跟爸爸同榻而睡。

一位90后宝妈,

从事会计工作,

日常业务多且繁杂,

孩子的爸爸也参与守边。

日常工作需要处理,

孩子需要照顾陪伴,

还要轮班值守边境,

她希望自己能有分身术。

这对夫妻,

丈夫是退役军人,

多次作为志愿者陪着妻子

到边境值守点支援守边,

今年1月12日

是他们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

这个特殊而有意义的纪念日,

是在边境线上一起过的。

他们都戴着口罩,我们首先看到并注意到的,是那口罩上方的眼睛,每一双眼睛都透露着疲惫,但却没有一个人轻易走下前线。疫情中,有人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视事态的发展程度,该玩玩该吃吃,用键盘随意敲击文字,认为自己很有见地,有人则身体力行担负着守家重任,他们是如春天般美好温柔的人,心存良善,眼里有光。

后记:

此时此刻,我无比眷恋那种平安、健康的日子,即使它是琐碎的、平淡的。待疫情结束,梦里有想见的人,梦醒就去见她吧。

——叶熠

都市频道融媒体策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