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质朴情怀。
在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个部门,工作中她们没有破获惊天动地的大案,却时刻面临着各种挑战;她们不需要走街串巷,但她们的工作却与每一名群众紧密相连……
她们是
基础工作指导科
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
全市政法系统“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先进单位
惠农区公安分局“先进集体”
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
多次受到市公安局集体嘉奖
平凡身影传递力量
一个优秀的基层党支部,离不开全体党员民警的拼搏奉献,实干担当。
基础工作指导科科长何凤霞,1996年警校毕业参加工作,投身于窗口岗位,一干就是20年,窗口工作占据了何凤霞从警生涯的绝大部分时光,她不忘初心,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处处体现着党员身先士卒的模范作用。
户籍窗口民警沈宁,一名老党员,从警30年,作为一名户籍警,她没有惊心动魄的侦查破案故事,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举,只有对公安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在窗口工作的岗位上无怨无悔的奉献着青春与汗水。
南街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金瓅,她内心细腻温柔,工作认真负责,虽然到窗口岗位工作不久,却始终本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一点一滴的工作中践行使命。
出入境窗口青年民警吴琼,新时代共产党员,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出入境岗位工作4年,累计接待群众30000余人次,受理各类出(国)境证件26000余件。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她始终牢记宗旨,立足本职,从细微之处做起,付出真情,用微笑扮靓窗口,方便了群众,赢得了赞誉。
这支“娘子军”,4名党员民警带领8名辅警人员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她们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初心守护窗口、用真情服务群众,不断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群众零投诉,工作零差错,队伍零违纪的佳绩。
守初心、打造“学习型”服务窗口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政务大厅公安窗口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通过上党课、学先进典型、交流发言、自我检视、整改落实等多个环节,将学习贯穿于窗口工作中,自觉从群众办事堵点、难点入手,深入践行“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服务理念。在打造“学习型”窗口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大力推进学习成果的转化,切实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效能。窗口连续三季度被政务服务中心评为“红旗窗口”,三名党员先后被评为“党员先锋岗”。
担使命、打造“高效型”服务窗口
以群众感受为标准,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公安窗口始终坚持以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满意而归为目标。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做到让行政审批更简化,让办事流程更简单,让业务办理更快捷,让一次性告知更全面。
减环节,全面下放审批权限,审批“一站式”受理,办理“一站式”办结。杜绝了群众在办理窗口与审批窗口来回跑的现象,切实实现了“一窗”办理。
减材料,窗口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让群众少跑路为切入点,实事求是,先后精简了各类审批材料中需群众来回奔波出具的近十种材料,精简项目达19项,解决了群众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出具证明的问题,切实实现了审批材料最简化、办事群众最便捷。
减时限,力争最短时间办结。窗口将占92.3%的73项业务再次缩短办理时限,其中52项缩短时限100%,13项缩短50%以上,7项缩短30%以上。窗口人员遵循宁愿自己多跑路也不让群众多跑路、宁愿自己多麻烦也不给群众添麻烦的理念,让窗口工作更贴近老百姓。
严落实,建设“暖心型”服务窗口
窗口工作平凡琐碎,要让小窗口呈现大作为,就必须严要求,抓落实,在平凡中有担当,琐碎中有作为,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回馈于民。
2019年9月的一天,工作人员正准备整理资料下班时,大厅门口进来三个人,汪女士带着女儿和年过8旬的老父亲从银川赶到政务大厅公安窗口,汪女士焦急地在窗口徘徊,民警见状,主动上前询问他们需要办理的业务,得知汪女士女儿在银川读书,今天特意请假带着女儿和老父亲回到惠农区办事,一路急赶还是到了下班时间,听闻后民警告诉她“放心,我们为您延时服务”,汪女士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20分钟后窗口人员为汪女士及其家人办完所有业务,离开时汪女士不停的感谢窗口人员:“谢谢你们,不然我们一家老小今天就白来了,耽误你们下班了!”
在翻阅政务大厅群众意见簿时,一位群众在意见薄上的一句话让工作人员内心温暖感动“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服务,让我从她们的身上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原来,这名群众到窗口办理业务时,窗口人员考虑到群众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后,主动提供开通线下核查服务,积极联系民政局、档案局等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方法帮其解决了问题,顺利办理完业务,离开时他留下了这句话。
用心才能暖心,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才会把你记在心里,公安窗口工作人员正是用这样一件件小事温暖着老百姓的心,她们用心擦亮窗口,真正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自9月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窗口共为群众提供延时、预约服务34次,容缺服务21次,上门服务6次,加急服务5次,短信告知服务1524次。
重承诺,打造“爱民型”服务窗口
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承诺,做到有诺必践,有践必行,有行必果,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让窗口服务更近人情,更贴民心。
2019年10月一天,一位老人因为登记房产时使用的一代身份证号码与现使用的二代身份证号码不符,无法办理房产证,需要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相关户籍证明。窗口人员通过查询历年户籍档案,并结合工作经验,判断群众身份证号应该在迁户前已由原户籍所在地更改,才会造成现用身份证号与原户籍所在地签发的一代身份证号不符的情况。按照户籍管理规定,群众需到原户籍所在地开具相关证明,但窗口人员考虑到来回几千里的路程只为开一张证明,耽误时间不说,老人岁数大了行动也不便,为了方便群众,窗口人员积极与对方户籍部门取得了联系,在多方核实情况后为群众开具了相关证明。不仅解决了群众的难题,更为群众节省了时间和费用。老人及其家人被窗口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所感动。在工作人员眼中平常琐碎的工作,在群众看来可能就是大事、急事、难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公安窗口为群众解决难题37件,每一件都体现了窗口人员不遗余力为民办事的情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
政务大厅公安窗口紧紧围绕解决群众
“操心事、烦心事”
推出一系列利民便民新举措
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和服务水平
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来源:平安惠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zX4xm4BMH2_cNUgA7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