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物资供应保障历来都是应急的重头戏
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不平凡,面对这场突发的灾难,石嘴山市公安警务保障部门的民警辅警们迅速集结,默默耕耘在后勤保障战线,全力做好抗“疫”保障工作,为奋战一线民警辅警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在这场战“疫”中,逆流而上、奋战一线人们应当被铭记,而那些默默耕耘在后方保障疫线的同志们也不应忘却,他们都是抗击疫情最勇敢的“逆行者”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
石嘴山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
战役路上的“粮草官”
警务保障处处长 吴占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在石嘴山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2421民警辅警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昼夜坚守、不眠不休,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对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辅警的疫情防控保障任务异常艰巨、责任十分重大,石嘴山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处长吴占云率警务保障处全体同志勇挑重担、争分夺秒、多方协调、广开渠道、连轴运转,全力开展疫情防控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时刻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疫情不灭,警保不撤。为切实做好全市公安机关疫情防控防护物资和后勤保障工作,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和市局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处同志始终保持最高站位、最高标准、最严作风,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警保战中。
面对异常艰巨的保障任务和巨大的防护物资需求,1月23日以来,他不分昼夜,带领大家全力协调各方货源、争取多方支持,先后组织全处民警辅警赴多地,采购急需使用的防护口罩、防护手套、测温仪、84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并努力对接公安厅、市防疫指挥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争资调物及社会各界捐赠等方式,第一时间发送到一线民警辅警手中。
在他的带领下,警务保障处共筹措到防护口罩113691余只、防护眼镜1673副、防护手套11939副、防护服1232件、测温仪116个、消毒液4929升、鞋套250副。
同时,警务保障处根据一线民辅警使用需求和防护需要,合理分配、优先发放,及时为奋战一线的民警辅警提供了有效的防护物资保障。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警保部门不仅要充分保障一线防护物资,还要坚决做好公安机关内部防控和后勤伙食保障。他第一时间组织警保人员对各类消毒物资的使用规范进行集中培训、部署具体工作、提出细节要求。
启动餐厅分餐工作方式,在确保不扎堆、不聚集的前提下,为单身民警协勤、值班备勤人员提供盒饭便餐。
同时开启餐厅零售点售卖油饼、馒头、花卷等方便食品,尽可能为机关人员提供便利。组织战时慰问、解决民警的“头等大事”。防控任务依然严峻,任重而道远,吴占云的工作仍在继续……
疫情防护一线的普通“一兵”
警务保障处副处长 马罡平
“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还准备的不够充足,怎么办?执勤的民警需要装备,不能坐等着区厅配发啊!” 马罡平感叹后立刻行动起来。
从1月23日到24日,他一直连轴转地打电话跑药店,联系医药公司,结婚13年一直与妻子分隔两地的他没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
当时,药店里已买不到这些防疫物资了。他多方打听,发动各方关系,终于联系到民安医药公司。
在防疫初期,为市局及分县局采购了2000只口罩、50公斤消毒液、70个额温仪等防疫物资,并在第一时间配发到了各分县局,缓解疫情初期防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从1月28日起,他又奋战在执勤卡点。24小时三人轮换执勤,执勤后,他又急忙转回市局处理公务,连着一个多月都没法回过家。
2月3日,他的岳父因肺部感染,心脏病复发住院。此时正逢全市公共交通停运,妻子只得每天骑行二十多公里,往返于家中和医院之间。但谈及丈夫,妻子却善解人意地说:“知道他忙,单位离不开,家里的事我自己能克服。”
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对家庭,他做的很不够。可是对工作,他一直投入无限的热情。这正是一名有着16年警龄的老党员,用心在诠释对党和事业的忠诚。
双警伉俪携手战“疫”
警务保障处副处长 张洪娟
市局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以来,张洪娟主要负责采购防护物资,积极对接公安厅保障部门,联系市级相关部门企业,整合力量调拨采购防护物资。其丈夫郭志力是平罗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大队长,主要负责协调平罗县内8个卡点人员配备、卡点的设置和交通设施配备。
自抗“疫”以来,夫妻俩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认真负责,始终以模范带头先锋作用引领队伍,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期间,夫妻俩全天候坚守岗位,未曾休息过一天“舍小家,为大家”。
1月23日,张洪娟本准备下班后带着儿子跟丈夫去平罗的公婆家团聚,却接到单位要求返岗的通知,为此张洪娟夫妇二人忍痛将年幼的儿子交给公婆,迅速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当中。
“小儿子刚两岁多,长这么大第一次分开这么久,已经12天没见过儿子了,每天撕心裂肺的哭着找妈妈,而我只能通过视频哄哄他,大儿子一直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假期没时间辅导作业,成绩下滑到20多名....”说到孩子张洪娟哽咽了。
大武口公安分局保障室
危难之处显身手的“全能”民警
警务保障处民警 甄志瑞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车辆、电梯、电脑等维保商都关店歇业,而分局一百余台车辆和几百台电脑和打印机都在不停地连轴转,“头疼脑热”就成了它们的“常患病”。
为了让车辆、电脑等正常运转,不给抗“疫”工作设置障碍,保障室民警甄志瑞主动当起了“维修工”。每天利用给卡点送三餐的间隙,赶紧修理这些不能工作的车辆和电脑、打印机。经他的“妙手”,一些小毛病很快解决。久而久之,他的这项“技能”被广为人知,设备一出问题就直接打电话找他,虽然很累,但他却很快乐。为此,战友们盛赞他为“全能”民警。
他常说:“一线的人在战斗后方的人也在战斗,方式不同而已."
惠农公安分局保障室
冲锋在前的“粮草官”
警务保障室主任 周 宁
当市局向各分局下达紧急采购防疫物资的要求时,周宁被任命为惠农分局保障室主任还不足一月。
但作为惠农分局的“粮草官”和后方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没有丝毫犹豫,始终冲锋在前,加班加点采购、配发抗疫装备物资。
他深知自己采购运送的每一件装备物资都是一线战友们与疫情厮杀的“铠甲”,让“粮草”与“兵马”同行,努力做到战“疫”推进到哪里,警保服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1月25日,全区已经进行下发防疫管理规定,多家医药公司出现口罩等防疫物资供给不足的情况。
周宁果断出击,与外地的医药公司联系,千方百计地用最快速度采购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酒精、消毒液等各类防疫物资,以确保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公安民警辅警的健康安全。
随着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分局大量民辅警相继投入到一线的防疫工作中。现有的防疫物资已远远不能够满足防疫工作的需要。
于是,他积极联系全国各地的医药公司,采取网络预约的方法,想方设法采购一线所需的防疫物资。
在周宁的不懈努力努力下,共筹集防控装备一次性口罩820个,手套550双,护目镜400个,红外测温枪10个,84消毒液200公斤,95度医用酒精100公斤。这些疫情防控防护物资第一时间全部分发到防疫一线,为防疫一线的民警辅警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保护。
“作为防疫工作中的保障人员,作为惠农区局全体民警的后盾,我和全体保障室的战友们会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最大程度的保障一线防疫的民警辅警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周宁坚定的说。
平罗县公安局警保室
牢记使命显担当的“后勤兵”
警务保障室民警 丁月善
“口罩8000个,消毒液500公斤,喷雾器15个,防护服40套,交警多功能服100件,医用手套500副,手套100副,防毒面具3套。”这是54岁的平罗县局警保室民警丁月善每日奔波后采购到的防护物资。
有着22年警龄的他,自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以来,全力以赴投身于全局疫情防控保障工作中,无论事情再多、再忙、再累,他从不抱怨,迅速将以上物资采购回来,并全部配发至一线执法执勤民警和窗口服务人员,实现了各方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力量联动作用发挥最大化,为在一线冲锋陷阵的民警建起一道“防护墙”,彰显了“后勤兵”在疫情防控中的一种使命担当。
交警分局防控办公室
奋战在“保供攻坚战”一线的女警
防控办公室民警 邹 洁
“口罩有货了!那太好了,谢谢!” 接到电话的邹洁兴奋的叫了起来,这是比任何一句新春祝语都让她感到欣慰的电话回复。
自接到分局的调令,放下刚一岁的儿子就从老家海原奔赴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此时,防疫物资短缺的信息从各个一线执勤卡点汇集而来。
没有防疫物资,就等于士兵没有子弹上战场!作为分局疫情防控办公室一员的邹洁,自此就以单位为家,打响了与时间赛跑的“保供攻坚战”。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寻找厂家供应商;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向朋友圈、同学群求助。一个一个电话的打过去,一家一家厂商的询购……无论白天夜晚,总要煲很长时间的“电话粥”。听到电话那头一声声“没有”的回答,她从未放弃,继续联系下一个。想到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们一个口罩戴十多天,洗了晒干喷些酒精继续戴,她告诉自己:“只要能打赢这场战‘疫’,只要能多争取些口罩,嘴皮磨烂了、手机打爆了也值得。”
经过多渠道全方位筹措,终于有了“粮草”,可由于疫情严重物流滞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到位,她毫不犹豫和同事连夜奔赴盐池、宁东、内蒙等地采购防护口罩7500个、防护服215套、防护手套2200副、护目镜100副、消毒液120瓶、红外线体温检测枪18支和喷雾器12个,并及将这些“粮草”分发到抗战在一线的战友们手中,看着他们戴上新的口罩,邹洁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了。
他们只是
抗疫前线众多“战士”中的一个缩影
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舍小家
顾大家的奋勇向前的人民警察
他们
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人民
警察的责任担当和忠诚尽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nouX3EBnkjnB-0zDL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