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中生竞选学生会主席,都这么专业,这么硬核了?

2019-10-29     射手座恶魔



当年看《纸牌屋》木下重返母校,和老友相聚的时候,我其实很想知道年少时期的木下夫妇会是什么样?他们是什么时候起就有了入主白宫的坚定信心?他们的竞选团队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他们是否也被老油条好好教育过?

没想到,网飞近期推出的美剧《政客》似乎让我看到了那些风云人物年轻时候的经历和风彩。



在某种程度上,《政客》第一季几乎就是未来政客年轻时期的背景介绍。

这群精英阶层的孩子们,从高中时期就已经精于竞选的各种套路、指标和数据,甚至竟选策略也玩得溜到飞起。

高中时期他们的职业目标就是有一天要入主白宫,为此他们一直在朝着更加无情、更加专业、更加精密的算法,更靠谱的团队而努力。

这所公立高中的学生会主席竞选能专业到什么程度?简值超乎你的想象。

每一个竞选人都有一个相当专业的团队,有专业负责数据分析的,有专业提供策略支持的,有专门民意调查的,他们还有专业的数据模型,会演算和推断出自己和对手的支持率的趋势图,会从学校的各个论坛中发贴数量和评论中收集数据,以大数据为基准,去分析全校学生们更偏好哪种风格的竟选人?对于分手、劈腿、种族歧视、同性恋等各种关键词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而这一切的工作并没有外包给专业公司去做,全都是几个高中生一起做的。

而他们为了战胜对手,也是各种招数频出,花样操作让人眼花缭乱。

竞选人之一的里弗在演讲中说了一段曾经自己抑郁到自杀的经历,而让人感同身受,一下子支持率提高了好几个百分点。而对手佩顿的数据分析师马上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因为佩顿看上于过去理性,高高在上,而不够接地气。



怎么样才能更接地气呢?策略团队给出分析:你的家族有钱又有名,你人长得帅又多材多艺,你女朋友端庄又甜美,对手各方面条件几乎都跟你一模一样,但人家自曝出一段抑郁想要自杀的细历,这就无形之中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原来看似完美的人生也会有着这样深刻的痛苦和缺撼,一下子就将所有人都代入到那种情绪中,极大的缩小了与大众的距离感,不完美的人生才会有更多共鸣。

佩顿这厢马上女朋友就愿意甘当渣女,不惜背负一个变心的罪名,对外假意在网络上放出佩顿被劈腿的消息,结果,第二天人人见到佩顿都一脸同情,人气爆涨,支持率很快逼平。


因为,失恋这件事,人人都经历过。而你这么帅,居然也被劈腿,得了,哥们儿,我支持你,你也不容易。


所有的细节和手段,都是用来操控大众情绪的工具。

包括竞选搭挡的选择,是选择全校唯一一位海地人,以示支持少数族裔,还是选择一位激进的女权兼Less,又或者选择一位癌症少女,以唤起人们对抗生活的勇气?

这剧中充满了大量的政治讽剌和暗喻。比如那位立志要当第一夫人的女孩爱丽丝,每次竞选出镜时,必须是珍珠项链、优雅端庄系打扮,既象希拉里,又象杰奎琳。你看,人家十几岁就开始为第一夫人的人设尽心打造了。为的就是多年以后,当梦想实现时,媒体翻到她高中时代的照片,会说,第一夫人少女时代就是如此的优雅、大方。

这群孩子才十七八岁,男主佩顿更是从七岁开始就立下目标,一定要成为美国总统。



并且,在高中阶段,他就拥有了一个对他非常信任的竞选团队,女友爱丽丝立志一定要成为佩顿的第一夫人,而另外两位,詹姆斯是佩顿的好朋友,还有女孩麦卡菲都是要成为幕僚长的,并且坚定的相信佩顿有能力和他们一起未来进入白宫。



有人说这会不会太夸张了?!

其实还真不夸张,这群孩子成绩优异,家里有世代积累的财富,不必为生计发愁,考入名校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难事,有从政的想法一点也不突兀。

细想之下,人生的职业目标,很多还真的是从高中时代开始的。

而雄心,《纸牌屋》里有句名言:任何能从费城南部的大街上爬到国会圆形大厅的孩子都有野心。我们只要激起这份野心,给他最优秀的人才,建立好团队,就能勇往直前。

而这群孩子,不止有梦想,还真努力钻研过。

虽然,他们学到了很多技巧,掌握了不少方法。但毕竟只有十七八岁,正是热血与冲动的年龄,有人冲动嫉妒,非赢不可,赢不了就投毒,有的人压力大到难以承受,索兴放飞自我,自动出走,而有人还是爱上了好友的女朋友,在爱情和友谊之间,控制不住自己。

背叛与谎言,意外和未知,枪击与投毒,这一出青春大戏,狗血与抓马齐飞,泪水与歌声相伴,转折与惊险同行。

虽然各种狗血和闹腾,但剧中隐含深义的点也很多。


诗意暖男里弗,这样美好的美男子,只活了一集就在佩顿面前自杀了。

此后就活在佩顿的臆想空间中,会在佩顿孤独、痛苦、迷茫、紧张的时候,会出来和佩顿对话,每一次佩顿都能在臆想的里弗那里获得宁静和力量。

里弗曾经是佩顿的好友,也是他的中文补习老师,因为里弗在小学时曾经跟随从事金融业的父母在上海住过好几年。(看来美国精英阶层小孩都在学中文?)

一向以理智、冷静面貌示人的佩顿却不知为何,和里弗短短相处了几分钟后,在里弗的关心之下,就不禁泪流满面,呈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而自己的脆弱从来不肯示人,以至于自己都忘记了。这一哭,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问里弗,你怎么能感受到我的脆弱?里弗说:我就是很容易就能感受到。

里弗后来参加了竟选,成为了佩顿的对手,而里弗可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人。可参加竞选并不是里弗本身愿意的,是父亲与女友双重作用下的结果。

里弗为什么自杀?这在第一季中并没有直接说出原因。但此后在佩顿经历重重打击之后,与臆想出来的里弗对话时,有过暗示。

里弗说:我太高度敏感了,我总是太容易的感受到别人的痛苦。“

其实佩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里弗的自杀其实就是另一个佩顿的死亡。

敏感是一种特质,它能让你很容易的就能感受到别人的内心,敏感的人往往直觉非常准,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更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也因为敏感,能够经常性的体谅到别人的难处和痛苦,长期下来,对于自己的压力和损耗也是非常大的。

而从政,则是一个逐渐失去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感觉、感情的过程。

而佩顿一直就知道自己的特点,所以总是压抑自己,尽可能用头脑、用理性去判断,而尽量的去隔绝一切的感情波动。

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这太可怕,也太反人性。

当得知女友真的出轨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顾问詹姆斯时,他不是谴责好友的失德,而是说这破坏了他们的计划,破坏了未来几十年合作的可能性。

当他感到危机四伏,总觉得有颗雷要爆,但却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可能哪里会出差错时,你能想象这位高中男孩在干嘛吗?

他在深夜反复的观看历任美国总统被暗杀时的录相,用来提醒自己危机无时、无处不在。

当哈佛将他列入侯选名单,暗示他可以通过捐款顺利拿到通知书时,他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因为,这会是他人生中的污点,他不想多年以后被竞选对手拿来嘲笑和大作文章。这真的让我很难不联想起《纸牌屋》中的木下夫妇。

对于伍德夫妇来说,他们的曾经的每一段经历,当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白宫的那张椅子,他们向上爬,生活严格自律(克莱尔连水管都会修,因为不能让陌生人到自己家)殚精竭虑,要保证无论是私人生活还是工作经历都不能有破绽给对手抓住。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生活紧张的,也是并不快乐的。可是怎么能坚持的下来?因为痛苦,因为那张椅子上坐着的人不是我。

可是佩顿只是一个还未上大学的孩子?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他如此小心翼翼,又志在必得呢?

原来,他只是这个富裕家庭里的养子。

他的生母只是一家脱衣舞俱乐部的女服务生,生下他之后就抛弃了他。




他的养父拥有世代积累的巨额财富,喜欢收藏奇书和古董家具,性格有些古怪 。

他的养母也是出身世家的白富美,在佩顿之前已经生过两个男孩。



那为什么还要再收养一个小孩呢?

他的妈妈说:我从未感受到过母爱是什么,我的保姆说我的母亲是一个很冷漠的女人,我不知道这种评价是否正确,但我的确几乎没有见过她。所以,我对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一无所知,我不知道榜样在哪里,又该跟谁学?也许正因为这样,你的两个哥哥才会那样的不成器,他们无知、懒惰也不善良。“

所以,妈妈在收养佩顿之后,要求自己必须成为一个好母亲,要有无尽的耐心,温柔的陪伴。

妈妈和佩顿之间的感情非常好,这也引起了他的双胞胎哥哥们的嫉妒和挖苦,常常嘲笑佩顿是没有任何继承权的,迟早会被赶出去。

所以,敏感的家庭位置,深厚的家族背景,这些离他很近,却又完全不属于他。面对不成器的哥哥们,他会说,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挽救这个家族的名誉和声望。

所以,他格外敏感,又格外理性,他能一面参与学校竞选大战,一面冷静不露声色的与两个哥哥争夺父亲的信任,同时还利用两个哥哥的愚蠢和怒火,成功的将新的对手---里弗的女友艾斯翠德带进了沟里。


可是,他越理智,就越痛苦。

成为政客,计算得失,利用人们的心理,去不动声色的操纵人心,哪怕是违备自己的良心,也明知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痛苦,虽然某种程度上,他是一直想去追求更好的结果,想要去改变世界。

当他一步步想要走上政坛,也会一步步变成象伍德夫妇那样的政治动物,也是一步步失去人性的过程,这种痛苦,这种煎熬,会伴随他很多年。

所以,不难理解片头的喻义,污浊的黑水中那一颗粉红色的心。


理智和情感,缺一不可。

《政客》是编剧瑞恩 墨菲签约网飞后的第一部力作,直接就被订了两季,善于利用大数据挖掘观众喜好的网飞,自然也会在一部剧中加入多种元素以求爆点,就象当年那部《纸牌屋》一样。


《政客》第一季中埋下的线索很多,任何一个人物和事件,都可以单拿出来深度挖掘单独拍出一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显得第一季不够聚焦,有些散乱,但仍不失为一部节奏飞快,特点鲜明的剧。尤其男主佩顿的歌声太好听了,我已经迫不急待想看这一帮小鲜肉小美女在下一季中大战政界老油条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R2mGW4BMH2_cNUgS5_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