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与肺—母子连心,脾虚会导致肺虚,这样来培土生金

2019-10-12   大国医说

脾虚会导致肺虚

我们知道,脾土生肺金,脾和肺之间就形成了''母子关系''。你想想,如果儿子缺钱了,会找谁要呢?在关键时刻,都会去找自己的母亲要。所以,脾胃需要更多的气的话,就会从肺那里''夺气'',中医叫作''子盗母气'',就是儿子会到母亲哪里''夺气'',这样会导致宗气虚弱,进而引发心肺疾病。所以说,脾虚会导致肺虚。

脾虚会引起肺弱

在中医中,脾胃虚弱而导致肺气不足的病证,多属气虚。

因为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有主持、调节全身经络之气的作用,且肺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宗气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所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人的宗气积于胸中,它支持肺呼吸和心脏血液循环。

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依靠着脾气的资助。因为脾胃在气血化生中,起到化生水谷精微之气、提供物质基础、参与宗气的生成、滋养先天之精微之气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则气的生成正常;脾胃功能失常,就会影响气的生成,引起气虚。

一旦气虚,在治疗上常以脾为本而肺为标,也就是说调养脾胃是根本。

脾胃虚易感外邪

脾胃虚会引起元气不足,也就是说脾胃不好,人的免疫力就会弱。免疫力低,人就容易感冒。因为中医认为,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靠肺宣发于肌表,它是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若脾胃之气衰弱,则元气不足,卫气也随之而虚,那么人体的呼吸道防御机能和免疫调节能力都会下降,邪气就会乘虚而入,导致人感冒发烧咳嗽,还经常诱发哮喘病。老年人感冒一般都以低烧为主,缠缠绵绵的,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元气少了,气虚了。因此,老年人更要注意补气,营养一定要跟上。

脾虚型肺系疾病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像咳嗽、咳痰等肺系疾病,多与肺脾不和有关。从中医五行相生来看,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为肺之母,按照''虚则补其母''的治则,常用''培土生金''的治法,健脾胃以益肺气,待脾气充实了,肺气也就能得到补充,肺虚之证自然就消失了。早在古代,医圣张仲景把这一相生关系应用于治病,用培补脾土的药物来治疗肺金的病变,如用生姜甘草汤治疗肺痿。迈入现代,中医还是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病,如用参苓白术散帮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肺不张等。

治则:培土生金

''培土生金''治法系根据中医五行相生关系而确定的一种治疗方法,指用甘温补脾益气的方药来补益肺气,促进脾肺功能。因脾在五行中属土,肺在五行中属水,土能生金,故名。又称补脾益肺法、补益脾肺法。适用于肺虚脾弱出现的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泻、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