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考验着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也暴露了社区治理能力的“短板”与“弱项”。面对社区治理的新形势、新挑战,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浦街道民主社区创新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优化组织设置,凝聚人气力量,实现了社区与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辖区居民之间的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真正把社区“大党委”打造成亲密无间的“联合体”。
小网格,激活党建“一盘棋”
民主社区是一个融合民主路商圈、医院、学校、无物业小区、棚户区的多样性社区。为聚合多方力量,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今年以来,民主社区将辖区内建国路小学、华山骨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微马”公益大队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大党委”兼职委员,将党组织服务触角向商圈、业委会、物管小区、社会组织等延伸,全方位打造社区治理“智囊团”,形成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的良好格局。
小网格汇聚大力量。社区党委按照“组织建在网格、党员融入群众”的原则,将共驻共建单位、条线部门、辖区企业商户等30余家单位党组织及时纳入网格,网格长则通过微信群及时上报网格巡查发现的问题,街道、社区第一时间上线答疑解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网格内各类问题“一网打尽”。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的联防防控工作中,社区将30余名网格员、志愿者及部门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共同开展摸底排查、共同宣传引导,共同值守卡口,确保精准到位、不漏一人。辖区鸿业公寓业主委员会在外地员工不能及时到岗的情况下,积极克服困难,并组织留守在家的全体党员上门排查登记、轮流值守,共同守护居民健康,受到小区居民的纷纷点赞。
聚人气,众人拾柴火焰高
民主社区仅有5名工作人员,却管理着780户常住居民、230户非公商户和400户流动居民户,给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对此,民主社区党委主动加强与联动共建单位沟通,将多方力量进行整合,有效地解决了社区人少事多的工作困境。社区共建单位、市检察院主动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卡口值守,每天下沉4名党员干部,参与信息登记,外来人员筛查,并结对帮扶10户困难家庭;区法院、区科协等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轮流值守;民进连云港市委为社区捐赠8536元防疫款。
为弥补专业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社区还引入辖区红色教育站、民主京剧社、春天艺术团、阳光心理咨询、木刻传承清荷书院等10多家社会组织,先后打造“我爱我楼”“耆乐融融”“夕阳依旧美”“爱心手拉手”“成长加油站”等8个社工服务品牌,并帮助社区引进SCIO健康管理系统,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协助创建省健康型社区;德平书店和清荷画苑工作站开展社区学堂体验式教学,为青少年搭建线上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平台。在此基础上,社区还依托各类社会组织组建6个文明宣传、敬老助困、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者队伍,至目前共先后组织各类公益主题活动百余场次,服务群众6000多人次。
同发力,凝聚发展“新动能”
商圈党建,活力无限。今年以来,民主社区将党建工作向各个商家、店铺拓展延伸,探索发挥党员经营户示范的有效机制。民主路商圈党支部积极开展“寻找商圈最美营业员”、开展“党员示范岗”“诚信商户”等评选活动,积极帮助商圈员工解决进社落户、子女入学、接转组织关系,把党组织建成党员的温馨“家园”和服务商户的“窗口”。德平书店经理李文伦第一时间关门闭店,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和卡口夜间执勤,并组织非公企业向企业党员和积极分子踊跃捐款3万元,通过区红十字会转交武汉一线,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辖区党员商户积极加入社区防控一线,成为与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的最美“逆行者”。据了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民主社区目前共筹措资金110多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打造乐龄生活馆,完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少年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解决解放中路65号农行宿舍小区全面升级改造;解决谦益巷久托未决的下水道问题。民主社区也先后获评省“创业型社区”、省“健康社区”、省“和谐社区”、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以往社区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曾出不穷,现在我们感觉问题少了许多,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民主社区党委书记薛玉平介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体制,切实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真正把社区建成和谐稳定的大家园。”(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王一平 王影 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