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深化“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

2020-04-29     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不断深化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结合推行村级党组织党建专员制度、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四雁”行动等工作,积极构建“十百千”人才“3456”链条培育机制,通过严格选拔、加强锻炼、强化考核和重点选用,着力把“十百千”人才培养成党建专员、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把党建专员、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培养成村主职干部,形成了“每村约十名、每镇街上百名、全县三千余名”的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规模,有力地加强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3项程序”严把质量关口。明确“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党建业务熟、工作热情高、作风纪律优”五项基本条件,严格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审查公示3项程序,通过从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的优秀中青年中选拔和从外出农村优秀人才、在外流动党员中回引两种途径,全县共培育储备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3711名。一是民主推荐。以村为单位,采取鼓励优秀人才自荐、发动党员或群众代表举荐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择优推荐等方式,初步筛选确定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推荐对象。二是组织考察。各镇街党(工)委成立考察组,采取组织测评、入户调查、个别谈话、面试考察等方式,对“十百千”人才推荐对象人选进行全面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召开党(工)委会研究确定各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候选对象。三是审查公示。各镇街党(工)委对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候选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征求纪检、综治、信访、计生等方面的意见,确定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初步人选名单,并将名单分别在镇街、村显要位置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各镇街党(工)委纳入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信息管理库进行管理,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4项措施”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分级集中培训、岗位锻炼培养、导师结对帮带、参与重点工作等措施,引导“十百千”人才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一是分级集中培训。各镇街党(工)委制定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培训方案,每年对“十百千”人才至少集中轮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1天;县委定期举办优秀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示范培训班,重点培训政策法规、集体经济发展、信访调解和党务知识等内容。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十百千”人才专题培训40余次,累计培训人次1.5万余人,有效提升了“十百千”人才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为民服务本领。二是岗位锻炼培养。根据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个人特点和专长,安排到不同服务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或者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副书记或妇代会主任等,协助村“两委”做好日常走访、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表现优秀的,按程序选聘为村级党组织党建专员;镇街党(工)委定期遴选优秀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到镇党建办、扶贫办等相关站所进行岗位锻炼。截至目前,全县3711名“十百千”人才中,累计挂职或担任村内职务的2000余人,被选聘为村级党建专员100余人,到镇街站所锻炼900余人。三是导师结对帮带。每名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由一名镇街机关干部、一名村干部进行“二帮一”传帮带,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引导参与村内重点工作;“十百千”人才每季度向结对帮带人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全县共计3000余名镇村干部参与到帮带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十百千”人才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四是参与重点工作。根据村级工作需要,组织“十百千”人才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参与脱贫攻坚、发展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村内重点工作,引导“十百千”人才中的种养大户、致富能人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参与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发挥其在带头致富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唐马镇后付村“十百千”人才龚华丽,积极参与村内多肉植物种植、经营集体经济项目,积极通过微信、微店等线上网络扩宽销售渠道,帮助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

“5项机制”强化考核管理。一是全程记实。以镇街为单位,建立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个人档案,将后备人才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培养锻炼、学习培训、年度考核等情况记入全程记实表。二是开展谈心谈话。镇街党(工)委结合集中培训工作,每年对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进行一次集体谈话,提出具体要求;镇、村帮带干部定期与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谈心交流,了解其思想和工作情况,帮助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三是定期进行考核。各村党支部负责对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进行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村党支部主持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十百千”人才的德、能、勤、绩、廉状况和现实表现进行民主测评。四是综合评定。各镇街党(工)委坚持“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20%”的原则,结合测评结果和全程记实记录情况,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十百千”人才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意见,作为后备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五是实行“一票否决”。明确规定“十百千”人才具有“工作不积极主动,拒不完成分配任务的”等5中情形之一的,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6项优先”健全选用机制。一是发展党员“三优先”。将发展党员工作与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符合条件的后备人才,优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发展为预备党员、优先发展为正式党员。截至目前,全县3711名“十百千”人才中,661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97名被列为党员发展对象,11名已发展入党。二是优选选聘为村级党组织党建专员。对表现优秀、熟悉党务工作的“十百千”人才,优先选聘为村级党组织党建专员,特别优秀的可跨村兼职。目前,全县已有百余名后备人才被选聘为村级党组织党建专员。三是优先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优先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四是优先推荐担任村“两委”干部。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十百千”人才进行适时使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优先推荐作为候选人按程序依法参与竞选;村干部岗位出现空缺时,空缺职位的拟任人选优先从在后备人才中推选。2017年以来,全县共有300余名“十百千”人才被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413名“十百千”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其中31人担任村主职干部。(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孔祥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cRQxXEBnkjnB-0zPTf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