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榆中讯(记者 牛新建)4月28日,兰州市榆中县韦营乡武家窑村帮扶单位兰州市红十字会组织优质师资,依照红十字基本原则普及基础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守护生命安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结合帮扶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了“助力疫情防控•红十字‘救’在身边”为主题的培训活动。
据悉,此次培训主要是以新冠肺炎防控、强化心肺复苏、日常创伤救护等初级应急救护核心知识与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实操技能为培训内容,很多现场急救方法既简单又安全,非专业人员都可以学会。
培训一开始培训师就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讲解和示范:查看“患者”意识、触摸颈动脉、清除呼吸道异物、打开气道、胸外心脏按压、施行人工呼吸等。接着又为群众介绍了快速止血、包扎固定、伤员搬运等常用的创伤救护方法,并现场示范了包扎和三角巾使用技巧。培训师强调,在紧急救护时刻,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丝毫不能马虎。
培训最初,群众都很拘谨,随后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积极调动下很快与培训师、志愿者互动起来,亲身去体验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实际操作。
参加培训的韦营乡武家窑村群众高玉林说:“这个培训是不一样的帮扶,我们喜欢这样的帮扶,急救知识对我们来说太缺少了。今天春耕的时候我的手就被农具所伤手指被打断了,当时不知道捡拾打掉的半截手指,导致跑到乡卫生院做包扎再返回找手指时手指已经坏死不能接了,就是因为急救知识太缺乏了。我们这里离县城比较远,有些时候突发疾病等急救医生来或者直接送去医院,可能就因为没有及时的处理而耽误治疗,能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就是延长生命。”
韦营乡武家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晓宇说:“我们驻村以来,发现很多群众没有一点的医疗急救知识,但是在春耕农忙的时候,又时不时的总会有突发情况发生,因为处置不当,群众的生命健康得不到很好的自我保护。刚好兰州市红十字会也是我们村的帮扶单位,所以我们开展了这次培训,80多户群众来参加了培训,说明群众都很欢迎这样的培训。”
兰州市红十字会干部胡靖国告诉记者:“此次培训旨在为帮扶村村民在春耕、秋收等日常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自身能够具备初步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大大降低了至残至贫的风险,同时还提升了村民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与援手的社会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